[發明專利]背光模塊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0196.X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57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明(設計)人: | 葉家宏;謝承勳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0 | 分類號: | G02B6/00;H04R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師事務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揮;孟超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塊 及其 適用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一種背光模塊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背光模塊具有導光板,在導光板的背面外側設置壓電模塊并產生振動,此振動間接或直接傳遞至共振體例如導光板或背板產生共振,并以背面朝向的外側空間為共振腔。借由此設置,可以在兼顧電子產品厚度與總體積情況下提升電子產品的屏占比且依然能保持聲音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背光模塊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發聲 單元的背光模塊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的使用者越來越重視視覺體驗,電子產品的顯 示熒幕尺寸與品質亦不斷提升,在有限體積中提供較大的顯示熒幕也是當前的 趨勢。然而,在高屏占比的配置下,其余電子零件的配置與空間會受到限制, 如何在提升屏占比的同時,將必要的電子零件配置于電子設備中,也成為當前 電子產品開發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在追求高屏占比的技術發展下,在電子產品例如智能手機的尺寸與厚薄不 增加或微幅增加的情況下,配置電子零件例如麥克風或喇叭的難度會大幅上 升。舉例來說,動圈式的喇叭因其結構及原理導致其體積與厚度無法有效下降, 在高屏占比的配置下,勢必需要增加電子產品的厚度以容納喇叭及其他電子零 件。因此,本發明目的在于將電子零件較佳為喇叭與背光模塊或顯示裝置整合 至有限的空間且不影響其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可以在有限體 積中配置電子零件,以提高電子產品的屏占比。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可提升顯示裝 置的聲音輸出表現。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包含導光板以及第一壓電模塊。此 導光板具有出光面及背面,其中出光面與背面相對。第一壓電模塊設置于背面 的外側,并產生振動。其中振動直接或間接傳遞至導光板以產生共振,并以背 面朝向的空間作為共振腔。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背光模塊的另一實施例,背光模塊包含導光板、背板以 及壓電模塊。導光板具有出光面及背面,其中出光面與背面相對。背板設置于 背面外側,并具有內表面及外表面,其中內表面與背面相對且與外表面相背, 外表面具有凸部。壓電模塊設置于凸部并產生振動。其中,振動直接或間接傳 遞至背板以產生共振,并以外表面朝向的空間作為共振腔。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背光模塊的一實施例,包含導光板以及第一壓電模塊。 此導光板具有出光面及背面,其中出光面與背面相對。第一壓電模塊設置于出 光面的外側,并產生振動。其中振動直接或間接傳遞至導光板以產生共振,并 以背面朝向的空間作為共振腔。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任一上述背光模塊。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的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可以有效配置電子元件,借以 提升電子裝置的屏占比,并提升顯示裝置的聲音輸出表現。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 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背光模塊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的剖示圖。
圖2A為壓電模塊設置范圍的示意圖。
圖2B為壓電模塊結構的上視圖。
圖2C為壓電模塊的振動膜的作動圖。
圖3A及圖3B分別為本發明背光模塊于導光板上設置音膜的實施例的剖 面圖。
圖4為本發明背光模塊使用導音單元的示意圖。
圖5A為本發明背光模塊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5B為本發明背光模塊的背板具有開口的剖視圖。
圖6A及圖6B分別為本發明背光模塊設置第二壓電模塊的實施例的剖視 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019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