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跨越斷層的明挖地鐵隧道的修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0038.4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9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強;孫飛;楊洪譽;張洋;秦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D11/14;E21D11/38;C04B28/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專利事務所 51208 | 代理人: | 陳樹明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跨越 斷層 地鐵 隧道 修建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跨越斷層的明挖地鐵隧道的修建方法,包括在跨越斷層區域內開挖隧道坑、在隧道坑內澆筑隧道襯砌、回填覆蓋土體等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隧道坑內澆筑隧道襯砌的具體作法是:在隧道坑內,用鋼纖維混凝土,分節段澆筑隧道襯砌,隧道襯砌的節段間設置10cm?20cm的變形縫(3);且在斷層的破碎帶(1)區域內的隧道襯砌的節段長度為5?10m,在斷層的過渡帶(2)的隧道襯砌的節段長度為8?15m;所述的隧道襯砌的斷面,均呈上拱下方的拱門形,且在上部的拱形與下部的矩形交接處以圓弧過渡;上部的拱形的高跨比為1/5?1/12。用該法修建的明挖地鐵隧道具有良好的抗錯動和抗震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明挖地鐵隧道的修建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地鐵建設的不斷推進,穿越活動斷層的地鐵隧道工程不斷出現。而活動斷層的錯動(嚴重的錯動即為地震)會嚴重影響隧道工程的穩定及安全,造成隧道結構的損害或破壞。
現有的地鐵隧道按開挖方法分為明挖隧道和暗挖隧道兩種:明挖隧道的開挖方法是先將地面挖開,形成露天的隧道坑,再在隧道坑中修筑隧道結構(襯砌),然后再覆蓋回填;明挖隧道適用于淺埋隧道及郊區隧道的修建。暗挖隧道的開挖方法是,是通過鉆孔進入土體內部后,然后在土體內部橫向挖洞并施作隧道結構;暗挖隧道適用于深埋及城區內地鐵隧道的修建。
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明挖地鐵隧道在活動斷層發生錯動時,其穿越活動斷層的部位受到的損害大于暗挖隧道。這是因為明挖法更多的破壞了土體本身的固有結構,而回填土的結構強度低,導致明挖隧道及其周圍的整體結構強度降低。加之明挖地鐵隧道的斷面均為矩形,具有隧道空間利用率高,施工便捷等優點,但明挖隧道的角隅處及頂部中間的應力集中,使其在活動斷層錯動、地震時受到的損害更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跨越斷層的明挖地鐵隧道的修建方法,用該法修建的明挖地鐵隧道具有良好的抗錯動和抗震性能。
本發明實現其發明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跨越斷層的明挖地鐵隧道的修建方法,包括在跨越斷層區域內開挖隧道坑、在隧道坑內澆筑隧道襯砌、回填覆蓋土體等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隧道坑內澆筑隧道襯砌的具體作法是:
在隧道坑內,用鋼纖維混凝土,分節段澆筑隧道襯砌,隧道襯砌的節段間設置10cm-20cm的變形縫;且在斷層的破碎帶區域內的隧道襯砌的節段長度為5-10m,在斷層的過渡帶的隧道襯砌的節段長度為8-15m;
所述的隧道襯砌的斷面,均呈上拱下方的拱門形,且在上部的拱形與下部的矩形交接處以圓弧過渡;上部的拱形的高跨比為1/5-1/12。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發明方法在活動斷層穿越區修建的地鐵隧道,其隧道斷面由現有的矩形改為上拱下方的拱門形。上部的拱形,能很好的將錯動或地震的沖擊力均勻分散至拱及矩形的側墻上,有效的減少了拱頂的應力集中,明顯降低了隧道頂部塌陷的損害;同時,拱形與矩形交接處以圓弧過渡,也有效的避免了斷面角隅處的應力集中;從而有效減少錯動對隧道的破壞。理論分析表明:無論裂縫長度和寬度還是數量都較矩形斷面好,對裂縫進行簡單的維修加固即可實現恢復通車,提高了隧道結構的抗錯動和抗震性能。
二、本發明方法在活動斷層穿越區,采用分段澆筑襯砌+段間變形縫柔性連接的方式修建地鐵隧道;且在活動斷層的錯動危害最大的破碎帶區域內的隧道襯砌節段更短(5-10m),而在活動斷層的錯動危害更小的過渡帶區域內的隧道襯砌節段更長(8-15m),使隧道結構分段保持獨立性,從而降低了活動斷層區域尤其是破碎帶區域的明挖隧的縱向剛度。在發生斷層錯動時,使得隧道結構更容易隨地層錯動而變形,隧道結構的破壞集中在連接部位或結構的局部(節段),從而避免明挖隧道大規模的、不可修復的整體性破壞;可通過對損害的連接部位或結構局部進行維修,即可恢復明挖隧道的使用,也明顯提高了隧道結構的抗錯動和抗震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00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裝配式軟碰撞耗能裝置及減震耗能系統
- 下一篇:一種籃球投籃訓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