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燒水壺的壺柄電源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9578.0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50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廷銀;邱象晚;吳允平;吳景潤;葉良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越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J27/21 | 分類號: | A47J27/21;A47J45/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李曉元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燒水 電源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燒水壺的壺柄電源裝置,包括燒水壺以及底座,所述燒水壺包括水壺壺身以及水壺壺柄,所述水壺壺身底部設置無線接收線圈,所述水壺壺柄內側設置壺柄電路板,且底部設置藍牙A,所述底座內設置底座電路板、與無線接收線圈配合的無線發射線圈以及與藍牙A配合的藍牙B,所述壺柄電路板與無線接收線圈、藍牙A連接,所述底座電路板與無線發射線圈、藍牙B連接;本發明的壺柄電源裝置通過減少機械耦合器環數,且機械耦合器環數只需三環,設置的壺柄電路板采用非接觸式的無線充電和藍牙數據通訊技術來實現,在不影響原來智能燒水壺功能體驗性,提高了燒水壺的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延長了燒水壺的設備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智能燒水壺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燒水壺的壺柄電源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電熱燒水壺(以下簡稱燒水壺)在1891年誕生于芝加哥。燒水壺具有加熱快、操作簡便和環保衛生等優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向智能化和信息化發展,如:防干燒、智能燒水、數字燒水。
燒水壺和智能數字化結合,讓傳統燒水壺具有了現代化的特點,如遠程控制:通過手機端APP下發命令,實現遠程燒水;智能燒水:可根據用戶的需求選擇相應的燒水模式,機器自動完成加水,燒水,保溫全過程;數字燒水:可設定燒水時間和溫度;等等這些功能滿足現代人們的燒水應用要求,增強了用戶燒水體驗的樂趣。
為實現燒水壺的智能化,現有燒水壺在電路設計、軟件功能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過往燒水壺相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智能燒水壺,將壺身(壺柄內嵌的電路板稱壺柄電路板)和底座(內嵌的電路板稱底座電路板)分離,通過底座上的面板觸摸按鍵才能實現各種燒水功能,如全智能燒水、加水、保溫和消毒等,壺身內的壺柄電路板具有水位和水溫采集,并能控制壺身蓋子的開啟或閉合。壺身和底座兩者通過一個六環或五環的機械耦合器進行電氣連接,其中三環連接的是市電220V的L、N和地線,兩環連接壺柄電路需要的直流12V電源,還有一環是作面板電路和壺柄電路數據通訊功能。此類智能化的燒水壺,也存在一些的使用問題,如由于燒水使用過程中壺身需要經常提起和放下,機械六環耦合器當中的12V和數據通訊三個環特別容易出現機械勞損變形、氧化,導致因耦合接觸不良而通訊中斷、壺柄電路工作異常,影響燒水壺的整體壽命。為因此,若能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顯著提升智能燒水壺的穩定性和壽命,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專門設計了一種智能燒水壺的壺柄電源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本案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燒水壺的壺柄電源裝置,包括燒水壺以及底座,所述燒水壺包括水壺壺身以及水壺壺柄,所述水壺壺身底部設置無線接收線圈,所述水壺壺柄內側設置壺柄電路板,且底部設置藍牙A,所述底座內設置底座電路板、與無線接收線圈配合的無線發射線圈以及與藍牙A配合的藍牙B,所述壺柄電路板與無線接收線圈、藍牙A連接,所述底座電路板與無線發射線圈、藍牙B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水壺壺身內部還設置水位探測器和水溫探測器,所述水溫探測器、水位探測器均與壺柄電路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設置有水壺壺身探測器,所述水壺壺身探測器與底座電路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壺身探測器采用金屬探測技術,根據水壺壺身是否放置在底座上并且耦合器是否耦合吻合的情形輸出水壺壺身需要燒水的準備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接收線圈圍繞水壺壺身的底部的外殼內壁呈圓形安置,且為圓扁平形狀,其匝數為8到12圈,無線接收線圈內徑為40mm、外徑為50mm。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發射線圈圍繞底座以耦合器為中心的上外殼內壁呈圓形安置,且為成圓扁平形狀,其匝數為8到12圈,無線發射線圈內徑為40mm、外徑為50mm,且與無線接收線圈上下平行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接收線圈與無線發射線圈之間的垂直間距為10±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越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師范大學,未經廈門越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95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實驗室用強酸性氣體蒸發吸收裝置
- 下一篇:噴霧器及其噴流體推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