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維碼掃描登錄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9089.5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604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思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36 | 分類號: | G06F21/36;G06K7/14;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欣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21 | 代理人: | 葛勤;程光慧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維碼 掃描 登錄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一種二維碼掃描登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其中該方法包括:PC瀏覽器向服務器發送生成二維碼請求,在登錄頁面中顯示服務器生成的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所述二維碼的加密Token值;PC瀏覽器定時發送加密Token值到服務器查詢當前二維碼狀態;在用戶確認登錄后,將當前二維碼狀態更新為已確認狀態;PC瀏覽器定時發送加密Token值到服務器查詢當前二維碼狀態,若當前二維碼狀態為已確認狀態,將臨時加密Token值發送到服務器進行校驗,校驗通過后建立用戶登錄會話狀態。本發明通過用戶私有的移動設備結合二維碼掃描技術實現了PC系統跨平臺的一鍵登錄,提升用戶操作的便捷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二維碼掃描登錄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移動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移動設備越來越普及,移動設備由于其私密性和便攜性的特點逐漸成為客戶身份認證的一個標示。
然而,在傳統PC系統中,當用戶需要登錄賬號進行訪問時,通常需要手工輸入賬號和密碼以及校驗碼等一系列的操作進行身份認證,其繁瑣的操作帶來了不友好的用戶交互體驗,當用戶遺忘賬號或者密碼時,這種操作的繁瑣性會進一步提升,可能會導致用戶的流失。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以提升用戶登錄操作便捷性的二維碼掃描登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一種二維碼掃描登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PC瀏覽器向服務器發送生成二維碼請求,并在登錄頁面中顯示所述服務器生成的二維碼,所述二維碼對應的唯一隨機Token值保存在所述服務器中,并設有失效時間,同時將當前二維碼狀態設置為未掃描二維碼;
在用戶成功登錄APP后,將登錄用戶標識保存在所述服務器中,通過掃描登錄頁面中顯示的二維碼獲取所述二維碼的加密Token值,將所述二維碼的加密Token值以及所述登錄用戶標識發送到所述服務器進行合法性校驗,校驗成功后,將當前二維碼狀態更新為已關聯用戶;
PC瀏覽器開啟定時發送加密Token值到所述服務器查詢當前二維碼狀態,若當前二維碼狀態為已關聯用戶,則提示用戶在終端上確認登錄;
在用戶確認登錄后,發送加密Token值到所述服務器,所述服務器校驗加密Token值有效后,將當前二維碼狀態更新為已確認狀態,并生成對應的臨時加密Token值;
PC瀏覽器開啟定時發送加密Token值到所述服務器查詢當前二維碼狀態,若當前二維碼狀態為已確認狀態,則獲取所述服務器返回的臨時加密Token值;將所述臨時加密Token值發送到服務器進行校驗,校驗通過后建立用戶登錄會話狀態以完成用戶在PC瀏覽器的登錄操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若當前二維碼狀態為已關聯用戶,則提示用戶在終端上確認登錄的步驟還包括:
若當前二維碼狀態為已關聯用戶,則所述服務器取出當前二維碼已關聯的登錄用戶標識的用戶信息并返回給PC瀏覽器;所述用戶信息包括用戶頭像以及用戶名稱;
PC瀏覽器在登錄界面顯示所述用戶信息中包括的用戶頭像以及用戶名稱,并提示用戶在終端上確認登錄。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服務器校驗加密Token值有效后,將當前二維碼狀態更新為已確認狀態,并生成對應的臨時加密Token值的步驟還包括:
所述服務器校驗加密Token值有效后,將當前二維碼狀態更新為已確認狀態;
采用RSA加密算法為當前二維碼生成臨時加密Token值,并將所述臨時加密Token值保存在服務器中,所述臨時加密Token值一次使用有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思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思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90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