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深度特征的車標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9043.3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89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漢理;盧望龍;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溫州名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陳加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卷積 神經網絡 深度 特征 標識 方法 | ||
1.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深度特征的車標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給定車標圖像訓練集Itrain={(ai,bi)|i∈[1,M]}以及車標圖像測試集Itest={(ai,bi)|i∈[1,N]};其中,ai表示第i張車標圖像;bi表示第i張車標圖像對應的車標標簽;M表示所述車標圖像訓練集Itrain的樣本數量;N表示所述車標圖像測試集Itest的樣本數量;
步驟S2、基于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構建出分類器網絡D,以及構建用于所述分類器網絡D訓練過程中的隨機梯度下降SGD優化器,且進一步對所述分類器網絡D及所述隨機梯度下降SGD優化器的參數均進行初始化;其中,所述分類器網絡D的參數包括迭代次數q、網絡參數θq和最優網絡參數θbest;q=0,…,n,n為大于1的正整數;l表示對應的網絡層數的索引,W表示對應卷積層的參數,O表示對應的偏置值,BN表示BN層的可學習參數,表示q次迭代訓練中對應第l層的卷積層的參數,表示q次迭代訓練中第l層對應的偏置值,表示q次迭代訓練中第l層的可學習參數;迭代次數q初始為0;網絡參數θq初始為θ0,最優網絡參數θbest初始為θ0;所述隨機梯度下降SGD優化器的參數初始化包括初始化學習率、動量和權重衰減系數;
步驟S3、獲取當前迭代次數q,將所述車標圖像訓練集Itrain={(ai,bi)|i∈[1,M]}中的車標圖像作為所述分類器網絡D的輸入并通過網絡逐層計算,得到對應車標圖像訓練集的車標識別結果Ytrain={yi|i∈[1,M]};其中,yi表示所述分類器網絡D對所述車標圖像訓練集Itrain的第i張車標圖像的識別結果;
步驟S4、根據預設的交叉熵損失函數,計算所述車標圖像訓練集的車標識別結果Ytrain和所述車標圖像訓練集Itrain中的車標標簽之間的誤差,得出損失值,并利用得出的損失值進行反向傳播,對所述分類器網絡D的網絡參數θq進行調整;
步驟S5、利用所述車標圖像測試集Itest對所述分類器網絡D進行評估,若所述分類器網絡D的網絡參數θq的測試準確率最高,則令θbest=θq;同時在參數更新結束階段,判斷訓練迭代次數q是否已達到最大迭代次數n,若已經達到最大迭代次數n,則訓練階段結束,進入下一步驟S6;反之,將跳轉至步驟S3進行循環迭代訓練,并令q=q+1;
步驟S6、得到最終的分類器網絡D的最優網絡參數best,并根據所得到的最終的最優網絡參數θbest,更新所述分類器網絡D;
步驟S7、獲取待測車標圖像,且將所述待測車標圖像作為更新后的分類器網絡D的輸入并通過網絡逐層計算,得到所述待測車標圖像的車標識別結果;
在所述步驟S2中,提出一種新的殘差密集連接塊,并利用殘差密集連接塊和殘差塊構造一個新的分類器網絡D;
殘差密集連接塊的連接方式如下定義所示:
xl=Hl([x0,x1,…,xl-1])+xl-1,
其中Hl(·)為對應的非線性變換,包含多層連續操作,如:卷積層、BN層、ReLU、卷積層、BN層、ReLU;通過對第l層之前的所有特征進行拼接作為輸入,并將第l-1層的特征再和第l層的輸入進行逐個元素相加,得到第l層的輸出結果;該網絡用于在預防模型退化的同時,更加高效得利用淺層和深層得特征圖;連接方式是,在密集連接多層的同時,不僅包含了對之前多層的Concat操作,還包含了上一層和下一層的逐個元素相加的計算,用于對淺層信息進行利用和加強指數集成;
所述分類器網絡D主要構建單位為:密集殘差連接塊、殘差鏈接塊、最大池化層、卷積層、全連接層;其包括47層卷積層、1層全連接層、1層全局平均池化層、5層最大值池化層、19層殘差連接操作層和15層拼接操作層;其中,每層卷積層后都包含BN層和LeakyReLU激活函數,且在全連接層后包含一個softmax激活函數用于最終的類別預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大學,未經溫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904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深度包檢測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面向移動端的高動態范圍成像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