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8837.8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545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高陽;軒福貞;繆越;錢敏;溫劍鋒;談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G11/30 | 分類號: | H01G11/30;H01G11/46;H01G11/34;H01G11/86;H01G11/8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董慶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織物 柔性 超級 電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鉬酸銨和羧甲基纖維素按照規定的比例配合并溶解在水中,制得含鉬涂布液;
(2)將所述含鉬涂布液均勻涂布在具有柔性的織物的一側表面上,然后將其在40~80℃的溫度下干燥、固化,形成帶有含鉬涂層的織物;
(3)利用綠光激光器對所述織物上的含鉬涂層進行激光照射,使所述含鉬涂層中的羧甲基纖維素碳化,形成含鉬復合導電層,其中所述綠光激光器的激光波長為532nm、照射功率為0.25~0.35w、掃描速度為2~10mm/s;
(4)將帶有所述含鉬復合導電層的織物切割成規定尺寸以制成電極片,將兩個所述電極片以夾著電解液的方式疊合,從而得到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鉬酸銨和所述羧甲基纖維素的質量配合比例為1:3~1:8。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鉬酸銨和所述羧甲基纖維素的質量配合比例為1:4~1:6。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2)中,在涂布所述含鉬涂布液后,在60℃下干燥2~6小時以進行干燥、固化。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液包含磷酸和聚乙烯醇。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液通過將磷酸和聚乙烯醇以1:1的質量比添加到去離子水中,在85℃下攪拌直到形成透明的溶液而得到。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由棉、麻、尼龍、滌綸、丙綸及錦綸中的至少一種構成。
8.一種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鉬酸銨和羧甲基纖維素按照1:5的質量比例配合并溶解在去離子水中,制得含鉬涂布液;
(2)將所述含鉬涂布液均勻涂布在具有柔性的織物的一側表面上,然后將其在60℃下干燥、固化4小時,形成帶有含鉬涂層的織物;
(3)利用綠光激光器,在激光波長為532nm、照射功率為0.25~0.35w、掃描速度為2~10mm/s的條件下對所述織物上的含鉬涂層進行激光照射,使所述含鉬涂層中的羧甲基纖維素碳化,形成含鉬復合導電層;
(4)將帶有所述含鉬復合導電層的織物切割成規定尺寸以制成電極片,將兩個所述電極片以夾著包含磷酸和聚乙烯醇的電解液的方式疊合,從而得到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
9.一種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其特征在于,通過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織物基柔性超級電容器的制造方法得到,包括兩個帶有含鉬復合導電層的電極片和夾在該兩個電極片之間的電解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883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配送任務調度方法及裝置、服務器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多任務模型的訓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