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均相法化學發光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8127.5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59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梅義武;劉興;葉佳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卓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43 | 分類號: | G01N33/543;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高***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均相 化學 發光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均相法化學發光檢測方法,它包括采用夾心法的反應原理對檢測物進行檢測,其特征是對檢測物進行檢測的試劑盒是由納米金光敏顆粒和發光微粒組成,所述納米金光敏顆粒是納米金顆粒和光敏劑的復合物再與可以產生特異性結合配對的化合物偶聯后的偶聯體;所述發光微粒是發光微球與抗體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結合物。本發明通過采用納米金顆粒作為載體,靜電吸附水溶性光敏劑并經由非輻射能量轉移(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的方式將能量傳遞到與其結合的光敏劑分子上,使這些分子達到激發態,從而將三線態的氧激發到單線態,使單線態氧含量增加,同時也使激發光波長與發射波長的差距加大,提高檢測的辨識度,以此增強檢測精密度、準確度和靈敏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均相法化學發光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化學發光法是目前最先進的免疫檢測方法學,按標記物不同分為直接化學發光法、酶促化學發光法和電化學發光法;按是否存在分離清洗步驟,分為異相化學發光法和均相化學發光法。目前,在人醫體外診斷檢測方面,國內外使用直接化學發光法和酶促化學發光法的檢測產品較多,都屬于異相化學發光法。國外廠家包括雅培、西門子、索林、貝克曼和希斯美康等,國內廠家包括新產業、安圖、邁克、邁瑞、澤成、長光華醫等。各廠家儀器平臺大同小異,尤其是國內廠家,儀器結構復雜、故障率較高,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客戶對產品的信任。同時,國內廠家在試劑品種上未進行大膽的創新,只是重復別人有的品種,使用的原料(抗原抗體)同一來源,導致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現階段僅有西門子一家使用純態氧介導的均相化學發光法(光激化學發光法)產品上市,檢測需要特殊的LOCI模塊。LOCI技術是一步式化學發光夾心免疫檢測方法,試劑中含有兩種合成珠試劑和一種生物素化學的單克隆抗體。第一種珠試劑(敏感珠)包被有鏈霉親和素,并含有光敏感染料;第二種珠試劑(化學珠)包被另一種抗體,并含有化學發光染料;樣本和化學珠及生物素化抗體進行孵育后形成夾心復合物;然后加入敏感珠,與生物素結合后形成聚集的免疫復合物;復合物在680nm光照射下其中的敏感珠會產生單線態氧,單線態氧彌散到化學珠后可引發化學發光反應,在612nm波長下測量反應所產生的化學發光信號。
現有光激化學發光方法需采用非水溶性光敏劑其中未經修飾的光敏劑的單線態氧量子產率較低,影響試劑的檢測性能;而衍生化的光敏劑化學合成困難、工藝復雜,除此之外,現有光激發光系統使用的光敏劑需在有機相中包埋入聚苯乙烯微球,需要經過復雜的離心、超濾等純化方式,且需再恢復到水相基質中,光敏劑在包埋、純化等處理過程中易產生損耗,降低感光效應,且現有光激化學發光技術激發波長與檢測波長差異不大,易受干擾,熒光背景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增強檢測精密度、準確度和靈敏度且不易受激發光的干擾的均相法化學發光檢測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均相法化學發光檢測方法,它包括采用夾心法的反應原理對檢測物進行檢測,其特征是對檢測物進行檢測的試劑盒是由納米金光敏顆粒和發光微粒組成,所述納米金光敏顆粒是納米金顆粒和光敏劑的復合物再與可以產生特異性結合配對的化合物偶聯后的偶聯體;所述發光微粒是發光微球與抗體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結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卓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卓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81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