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的葉片裂紋定位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36257.5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6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蔣勉;鄺應煒;柴牧;盧清華;王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9/04 | 分類號: | G01N29/04;G01N2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528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替代 數據 計算 非線性 指數 葉片 裂紋 定位 方法 | ||
1.一種基于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的葉片裂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裂紋定位方法包括:
步驟1,在葉片上布置等間距分布標記點,并確定標記點位置;
步驟2,針對具有疲勞裂紋的葉片結構,采集所述葉片在隨機信號激勵下各所述標記點位置的振動響應信號;
步驟3,根據隨機信號激勵條件下各標記點位置的非線性振動響應信號進行信號預處理;
步驟4,針對每一個標記點位置的預處理振動信號采用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得到與標記點位置對應的非線性指數序列;
步驟5,檢索得到的非線性指數序列的最大值,實現裂紋區(qū)域的準確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的葉片裂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針對每一個標記點位置的預處理振動信號采用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的具體方法為:
步驟4a,計算某標記點測試得到的振動信號的預測誤差平方和;
步驟4b,產生若干個替代數據近似原振動信號,且分別計算每個替代數據產生時的預測誤差平方和;
步驟4c,計算替代數據預測誤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并利用基于3-sigma測試的統(tǒng)計方法計算非線性指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的葉片裂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a中,計算某標記點測試得到的振動信號的預測誤差平方和的具體方法為:
對于振動信號y(1),y(2),…,y(N)
構造相空間重構矩陣其中N為振動時間序列長度,E為嵌入維數;
令矩陣Y的第i行為yi,尋找k個在范數意義下與yi距離最近的行向量即在滿足|jp-i|>E/2的限制條件下得到k個最小范數值其中||·||表示范數;
計算振動信號y(1),y(2),…,y(N)的預測誤差平方和為:
其中H為矩陣Y的行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的葉片裂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b中,產生若干個替代數據近似原振動信號y(1),y(2),…,y(N)的具體方法為:
假定N為偶數,φk,k=1,2,…,(N/2-1)表示在[0,2π]內的隨機相位,DFT和IDFT表示離散傅里葉變換和離散傅里葉逆變換;
令z=DFT(y(1),y(2),…,y(N)),z[i]表示z的第i個位置,
則替代數據=IDFT(zsurr)。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的葉片裂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c中,計算替代數據預測誤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并利用基于3-sigma測試的統(tǒng)計方法計算非線性指數δ通過公式以及計算而得,其中M為替代數據的個數,Γ為振動信號y(1),y(2),…,y(N)的預測誤差平方和,表示替代數據預測誤差平方和的平均值,σμ表示M個替代數據預測誤差平方和μ1,μ2,…,μM的標準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于替代數據法計算非線性指數的葉片裂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5中,檢索得到的非線性指數序列的最大值,實現裂紋區(qū)域的準確定位的方法為:假定對應到標記點計算得到的非線性指數為δ1,δ2,…,δN,找到某個k使得δk=max{δ1,δ2,…,δN},則裂紋存在的區(qū)域是在第k-1個標記點到第k個標記點中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未經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625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tǒng)、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tǒng)、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fā)送方法、數據發(fā)送系統(tǒng)、數據發(fā)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tǒng)、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tǒng)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fā)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fā)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fā)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fā)系統(tǒng)、數據發(fā)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fā)方法
- 數據發(fā)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fā)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fā)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fā)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