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滑門耐久試驗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6099.3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70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甘旭強;黃初敏;謝華敏;王富寧;陳慶偉;顧祖斌;冉靈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專利商標事務所 45102 | 代理人: | 韋杰 |
| 地址: | 545005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耐久 試驗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滑門耐久試驗裝置。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有一個設在電動車門下端導軌一端的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連接件與車門支架連接,所述車門支架與所述導軌連接;在所述電動車門兩側分別設有第一位置傳感器和第二位置傳感器,在所述電動車門的外側的外門把手的一側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與所述外門把手軟連接,在所述電動車門內側的內門把手的一側設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與所述內門把手軟連接,在所述內門把手的反鎖開關旁設有第三位置傳感器,所述電機、第一位置傳感器、第二位置傳感器、第三位置傳感器、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均與電控單元電連接。本發明可以解決現有技術測試人員工作量大,測試周期長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電滑門的耐久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商務車中門采用電動滑門結構,該結構相比旋轉車門穩定性低,因此需要對電動滑門耐久性進行試驗,目前測試方法為人工測量,在車門外部手動拉動外門把手,車門打開,然后在車門內關閉車門,按動反鎖按鈕,車門關閉;打開反鎖按鈕,拉動內門把手,車門打開,然后在車門外拉動外門把手,車門關閉。此過程為一個上下車、開關門循環,記錄試驗次數,全程需要人工開關車門和門鎖。這種采用人工測試的方法,存在以下問題:1)測試過程中需要測試人員開關車門,進出車門,由于測試次數數以萬計,測試人員工作量大;2)人工測試效率低,并且中途需要休息,測試周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滑門耐久試驗裝置,它可以解決現有技術測試人員工作量大,測試周期長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電動滑門耐久試驗裝置,有一個設在電動車門下端導軌一端的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連接件與車門支架連接,所述車門支架與所述導軌連接;在所述電動車門兩側分別設有第一位置傳感器和第二位置傳感器,在所述電動車門的外側的外門把手的一側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與所述外門把手軟連接,在所述電動車門內側的內門把手的一側設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與所述內門把手軟連接,在所述內門把手的反鎖開關旁設有第三位置傳感器,所述電機、第一位置傳感器、第二位置傳感器、第三位置傳感器、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均與電控單元電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更為具體的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車門支架通過滑動軸承與所述導軌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電控單元為PLC控制器。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為鋼絲繩。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位置傳感器、第二位置傳感器和第三位置傳感器均為接近開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明在電動車門的兩側分別設有位置傳感器,所以,當電動車門開關到位后電控單元都能接收到信號,在內門把手的反鎖開關旁也設有位置傳感器,當電動車門的反鎖開關鎖上或是開鎖,電控單元也能收到信號,當電控單元收到這些信號后,就會控制電動車門執行下一步的動作,從而實現了電動車門的自動耐久試驗,減少了測試人員的工作量,縮短了測試周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電動門外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電動門內的主視示意圖。
圖3是圖2的K處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609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鈕鉗
- 下一篇: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無人機軌跡及功率聯合優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