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的E3泛素連接酶TcpC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5789.7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1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潘建平;方佳琪;歐茜;方潔;張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9/00 | 分類號: | C12N9/00;C12N15/52;C12Q1/2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應孔月 |
| 地址: | 31001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e3 連接酶 tcpc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E3泛素連接酶TcpC及應用。本發明發現TcpC具有泛素化功能,不僅能在體外發生泛素化,而且能在體內發生泛素化。本發明研究表明,尿路致病性大腸埃希菌CFT073菌株分泌的一種含有Toll/白細胞介素1受體結構域蛋白TcpC能增強TLR信號通路中MyD88的泛素化降解,阻斷TLR信號通路,抑制巨噬細胞介導的固有免疫功能,與UPEC所致腎盂腎炎等尿路感染的發生密切相關。本發明發現,原核表達重組蛋白rTcpC能劑量依賴性地引起巨噬細胞MyD88蛋白減少,但不影響myd88mRNA轉錄,rTcpC能夠在細胞內及體外顯著增強MyD88的泛素化水平。應用本發明可將TcpC作為制備尿路感染治療藥物的靶點,也是臨床上尿路感染患者實驗室檢查的分子標志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分子生物技術和醫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的E3泛素連接酶TcpC及應用。
背景技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由各種病原體入侵泌尿系統、侵犯尿路黏膜或者尿路組織而引起的尿路炎癥,部分嚴重患者可導致腎功能衰竭。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1.5億UTI患者,醫療費用超過60億美元。因此,若能控制尿路感染的發生,對人類健康及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尿路致病性大腸埃希菌(uropathogenic E.coli,UPEC)可以特異性地粘附、植入尿路黏膜上皮細胞,導致尿路上行感染。針對尿路感染目前多采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但隨著病原菌耐藥性的增加,給尿路感染的治療帶來了極大挑戰。因此,深入研究UPEC的致病機制,將對尿路感染的控制和治療產生重大影響。
UPEC CFT073菌株可分泌一種含有Toll/白細胞介素1受體(Toll/interleukin 1receptor,TIR)結構域的蛋白(TIR containing protein encoded by E.coli,TcpC),它可以通過C端的TIR結構域直接與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TLR)信號通路中的關鍵接頭蛋白髓樣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結合,阻斷TLR介導的信號途徑,從而抑制巨噬細胞的活化和殺菌功能,利于UPEC在體內的存活,與UPEC所致腎盂腎炎等UTI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TcpC作為UPEC重要的毒力因子,在UPEC逃逸人體固有免疫應答中發揮重要作用。
泛素是含有76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和組織中。泛素化是蛋白質翻譯后修飾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蛋白質降解、應激反應、細胞周期調節、蛋白質運輸、信號轉導和轉錄調節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泛素化與細胞免疫和炎癥反應、細胞的轉化和腫瘤的發生等密切相關。泛素化過程由一個或多個泛素分子在泛素激活酶(E1)、泛素結合酶(E2)、泛素連接酶(E3)的共同作用下與其它蛋白質分子共價結合并通常降解這些蛋白質。該過程首先起始于E1利用ATP在Mg2+的存在下催化泛素C末端的甘氨酸,形成泛素-腺苷酸中間產物,然后激活的泛素被轉移至E1的半胱氨酸殘基上;活化的泛素通過轉酰基作用進一步轉移到E2上形成E2-泛素巰基酯;之后泛素再被轉移到與E2結合的E3上,E3特異性結合底物蛋白,從而使泛素鏈與底物連接,最終在蛋白酶體的作用下,導致底物蛋白降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未經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578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