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線及電纜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5395.1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0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菊池龍太郎;立原悅子;柏晃司;三浦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B7/295 | 分類號: | H01B7/295;H01B7/17;H01B7/18;H01B7/02;H01B3/44;C08L31/04;C08L23/08;C08L51/06;C08L33/12;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3/22;C08K5/34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晶;金鮮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線 電纜 | ||
本發明提供阻燃性和機械特性優異的電線及電纜。解決本發明課題的手段為一種電線(10),其具有導體(1)、以及被覆于導體(1)的周圍的絕緣層(2)。絕緣層(2)由包含基礎聚合物和阻燃劑的阻燃性樹脂組合物形成,上述基礎聚合物包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改性聚合物,上述阻燃劑包含金屬氫氧化物、氮系阻燃劑以及鋅系化合物。上述改性聚合物為被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了的聚烯烴,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含乙酸乙烯酯含量為60質量%以上的第1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酸乙烯酯含量小于60質量%的第2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線及電纜。
背景技術
電線(絕緣電線、阻燃性絕緣電線)具有導體、以及作為設置于上述導體周圍的被覆材的絕緣層。此外,電纜具備上述電線、以及作為設置于上述電線周圍的被覆材的護套(外被層)。
上述電線的絕緣層由將橡膠、樹脂作為主原料的樹脂組合物(電絕緣性材料)形成。該樹脂組合物根據用途所需要的特性不同。例如,汽車用的電線要求高阻燃性、抗拉特性、耐熱性等。特別是,阻燃性要求在阻燃性標準UL1581所規定的垂直阻燃試驗VW-1中合格。
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電線,其具有絕緣層,所述絕緣層由無鹵阻燃性樹脂組合物形成,該無鹵阻燃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于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含量25~50%)為40~85重量份和熔點為75℃以上的無鹵樹脂15~60重量份形成的樹脂混合物100重量份,添加有氫氧化鎂50~149重量份和氮系阻燃劑5~50重量份。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5674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根據本發明人的研究,發現有時上述電線得不到充分的阻燃性或機械特性。
本發明是鑒于這樣的課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阻燃性和機械特性優異的電線。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本申請所公開的發明中,如果簡單地說明代表性發明的概要,則如下所述。
[1]電線具有導體、以及被覆于上述導體的周圍的絕緣層。上述絕緣層由包含基礎聚合物和阻燃劑的阻燃性樹脂組合物形成,上述基礎聚合物包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改性聚合物,上述阻燃劑包含金屬氫氧化物、氮系阻燃劑和鋅系化合物。上述改性聚合物為被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了的聚烯烴。上述金屬氫氧化物包含通過硅烷偶聯劑和脂肪酸類進行了表面處理的氫氧化鎂。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含乙酸乙烯酯含量為60質量%以上的第1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酸乙烯酯含量小于60質量%的第2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上述阻燃性樹脂組合物相對于上述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含有265質量份以上330質量份以下的上述阻燃劑。上述阻燃性樹脂組合物相對于上述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含有235質量份以上且小于300質量份的上述金屬氫氧化物,上述阻燃性樹脂組合物相對于上述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含有25質量份以上且小于80質量份的上述氮系阻燃劑,上述阻燃性樹脂組合物相對于上述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含有5質量份以上且小于40質量份的上述鋅系化合物。
[2]根據[1]所述的電線,上述氮系阻燃劑為三聚氰胺氰脲酸酯。
[3]根據[1]所述的電線,上述第2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含乙酸乙烯酯含量為20質量%以上且小于60質量%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4]根據[1]所述的電線,上述第2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包含乙酸乙烯酯含量為40質量%以上且小于60質量%的第3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酸乙烯酯含量小于40質量%的第4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金屬株式會社,未經日立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53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