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用輸液泵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5262.4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5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金招;李家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市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168 | 分類號: | A61M5/168;A61M5/36;A61M5/142;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盧海龍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輸液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用輸液泵裝置,包括輸液泵以及固定輸液泵的支架,輸液泵包括微機系統、泵裝置、監測裝置、報警裝置以及輸入及顯示裝置。具體使用過程如下:將掛瓶懸掛于支架,與輸液泵進行安裝,根據醫囑在輸入及顯示裝置上設定參數,包括輸液速度和預定輸液量,微機系統控制泵裝置進行輸液工作,監測裝置及報警裝置在輸液過程中起監督、反饋、報警提示作用。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指狀蠕動泵轉棍外設的可旋轉的外殼減少與輸液管路的摩擦,延長使用壽命;采用兩種供電方式,可以滿足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適用范圍更為廣泛;兼顧安全性以及輸液精確性;在不使用、閑置時減少所占據的空間,便于儲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用輸液泵裝置。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中常用的一種給藥方式。根據藥物性質、患者體質的不同,靜脈輸液速度也不同。輸液過快、過慢均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影響護理安全。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普通輸液器主要依靠液位差壓力向受體輸入液體,依靠護理人員肉眼觀察、手調輪夾控制輸液速度。普通輸液器缺少阻塞報警、氣泡報警、液體輸畢報警等功能,增加了臨床護理負擔。
于是市面上逐漸出現了一些輸液泵進行輸液,可以減少人工的干預,由輸液泵控制輸液的量以及輸液速度,同時可對異常情況進行預警。但是其仍然存在著不小的缺陷:首先,輸液泵對于輸液管路的磨損較為嚴重,容易造成輸液管路的破損,影響輸液管路壽命;其次,依靠輸液泵中泵裝置控制輸液量以及輸液速度存在著誤差,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大,無法對輸液量以及輸液速度進行校正;最后,輸液泵以及其支架的體積較大,在不使用進行儲存時較為繁瑣,占據了過多的空間。
專利CN200810166932.8 公開了一種高精度輸液裝置,包括架體(1)、液體瓶(2)、輸液泵(3)、單片機(301)、軟管(4)、輸液管(5),還設置有重量計量器(6),由所述重量計量器(6)的重量信號得到瞬間輸液量數據,并即時傳輸給所述單片機(301)且由所述單片機(301)對所述輸液泵(3)的液體流量實施即時而準確的控制。雖然利用重量信號來計算瞬間輸液量數據,但是這種方案對實際使用的場合要求較高,移動的過程會導致重量信號的不準確,因此在長時間的輸液過程中病人無法進行移動或上廁所等,使用極不方便,病人的使用體驗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醫用輸液泵裝置。該裝置具有減少泵與輸液管路磨損、延長管路壽命、輸液量和輸液速度可進行校準、便于移動、儲存占據空間小等優點。
本發明為實現其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用輸液泵裝置,包括輸液泵以及固定輸液泵的支架,其結構特點是,輸液泵包括微機系統、泵裝置、監測裝置、報警裝置以及輸入及顯示裝置;
所述微機系統對整體的輸液工作流程進行智能控制管理;
所述泵裝置為輸液的動力源,運行輸液速度受微機系統控制;
所述監測裝置對輸液過程中的參數進行檢測,并反饋給微機系統;
所述報警裝置接受微機系統的信號,在出現問題時產生報警信號;
所述輸入及顯示裝置負責設定輸液的參數以及顯示參數和當前的工作狀態,并反饋給微機系統,微機系統根據設定的參數控制泵裝置調整;
具體使用過程如下:將掛瓶懸掛于支架,與輸液泵進行安裝,根據醫囑在輸入及顯示裝置上設定參數,包括輸液速度和預定輸液量,最后進行輸液工作。
優選地,所述泵裝置為指狀蠕動泵,指狀蠕動泵的轉輥外表設有可旋轉的外殼。
具體地,指狀蠕動泵通過轉棍對輸液管交替進行擠壓和釋放來泵送藥液,指狀蠕動泵的轉棍外設有的可旋轉的外殼,使轉棍在對輸液管進行擠壓時外殼隨之進行旋轉,減少轉輥對輸液管的摩擦力,延長其使用壽命。外殼與轉輥之間可通過軸承等方式安裝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市人民醫院,未經溫州市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52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