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光伏熱的冷熱水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5056.3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03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叢旭日 | 申請(專利權)人: | 際高建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20/00 | 分類號: | F28D20/00;F28F9/04;F28F21/06;H02S40/42;F24S6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張廷利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光伏熱 熱水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光伏熱的冷熱水系統,包括冷水機組和光伏模組,冷水機組包括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第三換熱器、第四換熱器和第五換熱器,光伏模組包括多個光伏發電模塊,第一換熱器的上下側對應設有第一噴淋器和第一集液槽,第二換熱器的上下側對應設有第二噴淋器和第二集液槽,第五換熱器的上下側對應設有第三噴淋器和第三集液槽,光伏發電模塊包括框架和安裝在框架中的光伏板,光伏板的下側面設有散熱器,光伏模組中所有散熱器并聯后的兩端口對應與第五換熱器的兩端口連接形成熱交換循環回路。其具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安全可靠、能效比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伏發電和空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光伏熱再生鹽溶液的冷熱水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為保護環境,減少一次能源的應用,光伏發電系統和地源熱泵系統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應用。光伏發電系統一般由多個光伏發電模塊組成,光伏發電模塊的發電功率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主要因為光伏板的電荷載體會因溫度升高加快運動,而通過摻質形成的電場只能“捕捉”到較少的載流子。為解決光伏發電模塊的發電功率隨溫度升高而下降的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采用為光伏板增設散熱器的技術手段,通過散熱器將光伏板產生的熱量排掉以使其保持相對較低的溫度,這會造成熱量的白白浪費,且現有光伏發電模塊的散熱器存在結構復雜、占用空間大、換熱效率低、散熱效果差的問題,影響了光伏發電模塊的發電效率。而地源熱泵系統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從土壤中取出的熱量會越來越多,土壤的溫度會越來越低,地源熱泵系統的工作效率也會越來越差,影響了服役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光伏熱的冷熱水系統,其具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安全可靠、能效比高的優點。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光伏熱的冷熱水系統,包括冷水機組和光伏模組,所述冷水機組包括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第三換熱器、第四換熱器和第五換熱器,所述光伏模組包括多個光伏發電模塊,所述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第三換熱器和第四換熱器由左至右依次排布,第一換熱器的上下側對應設有第一噴淋器和第一集液槽,第一換熱器的兩端口對應與第四換熱器的兩端口連接形成第一熱交換循環回路,第二換熱器的上下側對應設有第二噴淋器和第二集液槽,第二噴淋器和第二集液槽分別與高溫冷水源連接形成噴淋循環回路,第三換熱器的兩端口分別與用戶側末端連接形成冷水循環回路,所述第五換熱器的上下側對應設有第三噴淋器和第三集液槽,第三噴淋器和第三集液槽對應與第一集液槽和第一噴淋器連接形成鹽溶液再生循環回路;所述光伏發電模塊包括框架和安裝在框架中的光伏板,光伏板的下側面設有散熱器,光伏模組中所有散熱器并聯后的兩端口對應與第五換熱器的兩端口連接形成第二熱交換循環回路。
進一步的,本發明一種基于光伏熱的冷熱水系統,其中,還包括地源熱泵機組和地下換熱器,地源熱泵機組的一次側兩端口、地下換熱器的兩端口和光伏模組中所有散熱器并聯后的兩端口依次連接形成第三熱交換循環回路,地源熱泵機組的二次側兩端口分別與用戶側末端連接形成熱水循環回路。
進一步的,本發明一種基于光伏熱的冷熱水系統,其中,所述第三熱交換循環回路的兩支路分別通過三通控制閥對應與第二熱交換循環回路的兩支路連接,所述熱水循環回路的兩支路分別通過三通控制閥對應與冷水循環回路的兩支路連接;所述鹽溶液再生循環回路中設有溶液儲存罐,所述第二熱交換循環回路中設有儲熱水箱,第二熱交換循環回路的兩支路之間設有板式換熱器。
進一步的,本發明一種基于光伏熱的冷熱水系統,其中,所述散熱器包括通過粘合膠粘接在光伏板下側面的毛細管網,毛細管網的左右端分別設有連通管,連通管上設有管接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際高建業有限公司,未經際高建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50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