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及其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4569.2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2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史連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中連經編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9/00 | 分類號: | B32B9/00;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2;B32B27/30;B32B7/12;B32B5/06;B32B9/02;B32B5/02;B32B38/16;B32B37/00;D03D15/217;D03D1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風 保暖 坯布 及其 生產 方法 | ||
1.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包括坯布基層(1),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基層(1)的上端面上設置有抗菌層(2),所述抗菌層(2)的上端面上設置有防風層(3),所述坯布基層(1)的下端面上設置有保暖層(4),所述保暖層(4)的下端面上設置有吸汗層(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層(5)包括吸汗棉層(6)和吸汗亞麻層(7),所述吸汗棉層(6)設置在吸汗亞麻層(7)的上方,所述吸汗棉層(6)與吸汗亞麻層(7)之間通過絲線紡織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棉層(6)通過棉纖維紡織而成,所述吸汗亞麻層(7)通過亞麻攆線經緯編織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風層(3)包括高密度毛布層(8),所述高密度毛布層(8)的上方通過粘漿層(9)粘接有隔風層(10),所述隔風層(10)采用丙烯酸樹脂涂層膠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毛布層(8)由聚烯烴纖維長絲(11)和PVA纖維長絲(12)經緯交叉編織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層(4)由太陽絨纖維(13)和羊絨纖維(14)混紡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層(2)由納米二氧化鈦觸媒纖維(15)和竹炭植物纖維(16)混紡編織而成。
8.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生產步驟:
S1、按所生產的坯布的幅寬及網孔分布,備好所需經向、緯向用紗總根數,將一定根數的經紗按規定長度平行的、均勻的卷繞到經軸上,整理好經軸;
S2、漿紗:將若干只經軸上的經紗同時引出,浸入漿液,壓去余液,烘干、分紗,最后按規定長度卷成織軸,提高布料經紗的可織性,提高紗線強力,減少斷頭;
S3、穿筘:將織軸上卷繞的經紗根據工藝設計要求,將經紗穿入綜眼,鋼筘,以滿足織造工序需要;
S4、開口:將經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梭口;
S5、引緯:通過引緯器將緯紗引入與經紗交織而形成織物;
S6、打緯:確定經紗密度和織物幅寬,用鋼筘把緯紗推向織口,引導緯紗在梭口中飛行;
S7、卷取:通過卷取機構將形成的坯布基層(1)卷繞到卷布輥上;
S8、漂白布料:去除各種雜質、污跡、天然油臘、色素,清潔坯布衛生,賦于織物必要和穩定的白度;
S9、通過絲線將坯布基層(1)、抗菌層(2)、防風層(3)、保暖層(4)和吸汗層(5)編織在一起。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的漿液包括——羧甲基淀粉:100g/L,PVA(0588):0.2g/L,聚丙烯酰胺:14g/L,明膠:3.5g/L,甘油:3.5g/L,蠟:2.8g/L,油脂:0.7g/L,潤滑劑:0.5g/L。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防風保暖的白坯布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8中漂白布料的具體方法為:在漂白設備中加入清水、雙氧水和五水偏硅酸鈉,形成漂白液,漂白液中雙氧水的含量為45-68g/L,漂白液中五水偏硅酸鈉的含量為18-30g/L,將白坯布放入漂白設備中進行漂白,漂白時間5-20s,水溫在80-90℃,過速為25-35m/min;水洗池中加入清水,將漂白后的白坯布放入水洗池中進行清洗,清洗時間為10-1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中連經編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吳江中連經編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45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