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4319.9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87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詹其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13/02 | 分類號: | B01J13/02;C12N11/14;C12N1/20;C12N3/0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00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性 生物 微膠囊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氯化鈣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分別向氯化鈣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有機模板,再分別加入磁性粒子,將氯化鈣溶液緩慢滴加至碳酸氫鈉溶液中,反應完全后靜置、分離、洗滌、烘干后即獲得多孔碳酸鈣微膠囊;
(2)將膠質芽孢桿菌接種至培養基中,恒溫振蕩培養24-48小時,向培養液中加入芽孢高效轉化劑,獲得微生物芽孢培養液;
(3)將碳酸鈣微膠囊裝填在玻璃管中,兩端封堵,通過蠕動泵將微生物芽孢培養液由下而上打入裝填碳酸鈣微膠囊的玻璃管,并不斷循環,待循環的微生物芽孢培養液濃度穩定后即停止,獲得包裹微生物芽孢的微膠囊;
(4)將包裹微生物芽孢的微膠囊浸泡在海藻酸鈉溶液中,靜置1-2小時,通過噴霧干燥實現微膠囊孔洞的封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別向氯化鈣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等質量的有機模板,再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磁性粒子,滴加時反應溫度為15-50℃,靜置1-2小時后采用離心分離、乙醇溶液洗滌沉積物,烘干后即獲得多孔碳酸鈣微膠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模板為聚苯乙烯磺酸鈉,所述磁性粒子為銣鐵硼,所述的碳酸鈣微膠囊為50-100μm球狀多孔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鈉的添加量為5-10g/L,所述銣鐵硼的添加量為1-10g/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膠質芽孢桿菌的接種量與培養基的質量比為1:100-2:100,所述的培養基為1000mL去離子水、蔗糖8-12g、Na2HPO4·12H2O 2-3g、MgSO4 0.4-0.6g、CaCO3 0.5-1.5g、KCl 0.1-0.2g、(NH4)2SO4 0.4-0.6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芽孢高效轉化劑為氯化錳,所述氯化錳的添加量為1-5g/L。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玻璃管的尺寸為蠕動泵速度為10-30mL/min。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性生物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噴霧干燥溫度為100-150℃,速度為5-20mL/min,噴嘴直徑1-5cm。
9.權利要求1-8中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備的磁性生物微膠囊。
10.權利要求9所述的磁性生物微膠囊在修復重金屬污染領域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科技大學,未經江蘇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431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窺鏡彎曲角度控制結構
- 下一篇: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供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