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與網絡的不同用戶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及其移動通信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4077.3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4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蔡智元;穆罕默德·阿布德拉澤克·埃爾-塞迪尼;林涌鈞;羅子庭;李宗明;陳俊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10 | 分類號: | H04W24/10;H04W76/19;H04W76/27;H04W76/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 11111 | 代理人: | 白華勝;孫巍峰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網絡 不同 用戶 身份 狀態 同步 方法 及其 移動 通信 裝置 | ||
1.一種用于與網絡的不同用戶身份狀態同步的移動通信裝置,作為用戶設備,包含:
射頻裝置,配置該射頻裝置執行與一個或多個小區的無線發送與接收;以及
基帶處理器,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建立與服務小區的連接,從而執行第一通信進程,并且響應于完成該第一通信進程或者與第二用戶身份相關聯的第二通信進程打斷該第一通信進程,使用該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的已報告信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該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將該服務小區的該已報告信號品質設定為代表最壞信號品質的數值,或者設定為小于該服務小區所屬的服務網絡預定的閾值的另一數值。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測量報告包含設定為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標準定義的A2的事件類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即使當該服務小區的測量信號品質足夠好以保持該連接時,發送該測量報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該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消息,并且響應于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消息不包含重定向信息,釋放該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該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消息,并且響應于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消息包含重定向信息,釋放該連接并且依據該重定向信息重選另一小區。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該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消息,并且響應于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消息包含重定向信息,釋放該連接,忽略該重定向信息,并且使用該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執行該服務小區的一追蹤區域更新進程。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該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消息,響應于接收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消息,使用該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請求消息,其中,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請求消息包含不同于該用戶設備真實身份的假用戶設備身份,并且響應于通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拒絕消息,釋放該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確定該第二通信進程是否具有比該第一通信進程的更高優先水平,并且響應于確定該第二通信進程具有比該第一通信進程的該更高優先水平,允許該第二通信進程打斷該第一通信進程。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通信進程與該第二通信進程的每一個是語音呼叫進程、發訊進程或數據服務應用。
11.一種與網絡的不同用戶身份狀態同步方法,由包含射頻(RF)裝置的移動通信裝置執行,該方法包含:
使用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建立與服務小區的連接,從而執行第一通信進程;以及
響應于完成該第一通信進程或者與第二用戶身份相關聯的第二通信進程打斷該第一通信進程,使用該第一用戶身份通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的已報告信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該連接。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與網絡的不同用戶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該服務小區的該已報告信號品質設定為代表最壞信號品質的數值,或者設定為小于該服務小區所屬的服務網絡預定的閾值的另一數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407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