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及其織造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34040.0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48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沂;俞建勇;張瑞云;高姝一;程隆棣;紀峰;王偉;劉柳;王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3D15/47 | 分類號: | D03D15/47;D03D15/37;D03D15/217;D03D15/233;D03D15/283;D03D15/225;D04B1/14;D04H1/4391;D04H1/4374;D04H1/4382;D02G3/04;D04H1/43;D04H1/4282;D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統(tǒng)攝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 地址: | 20162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濕 發(fā)熱 面料 及其 織造 方法 | ||
1.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其特征是:為由里層、中間層和外層組成的三層面料;所述里層、中間層和外層各自獨立地選自于針織結構、機織結構或非織造結構;
所述里層具有擴散導濕功能,對水分起到快速擴散傳導的作用,其快速擴散傳導表示為液態(tài)水分擴散速度大于1mm/s;
所述中間層具有吸濕儲濕功能,對從里層傳導到中間層的水分進行部分截留和存儲,具有增加水分的運動自由程并且緩解里層水分直接到達外層進行吸濕發(fā)熱的作用;其吸濕能力介于里層與外層之間,中間層的纖維回潮率為8%~12.5%;其液態(tài)水分擴散速度介于里層與外層之間;
所述外層具有吸濕發(fā)熱功能,對經(jīng)過里層和中間層的水分進行快速擴散傳導并且吸附水分放出熱量的作用;其快速擴散傳導表示為液態(tài)水分擴散速度大于1.5mm/s;
所述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吸濕發(fā)熱效果表示為最高溫升值為4.5~7℃,30min內(nèi)平均溫升值為3.2~4℃,其達到最高溫升值的溫升速率小于1℃/min,面料達到最高溫升值的時間與同類吸濕發(fā)熱混紡紗線織造的緯平針織物相比要滯后1~3分鐘,保熱時間為21~25min;在相同加濕條件下,所述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最高溫升值略低于同類吸濕發(fā)熱混紡紗線織造的緯平針織物,且其發(fā)熱面積比同類吸濕發(fā)熱混紡紗線織造的緯平針織物大5%以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層由異形截面長絲、含異形截面長絲的復合紗線或者含異形截面長絲的非織造布片制成;
所述中間層由純紡紗、混紡紗或者非織造布片制成;
所述外層由含吸濕發(fā)熱纖維的混紡紗線或者含吸濕發(fā)熱纖維的非織造布片制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異形截面長絲的復合紗線是指異形截面長絲與A纖維混紡的紗線并線而成;所述含異形截面長絲的非織造布片是指異形截面長絲與A纖維均勻混合形成的非織造布片;所述異形截面為十字形、Y形或“王”字形;
所述異形截面長絲為異形截面聚酯長絲或者異形截面聚酰胺長絲;
所述的A纖維為棉纖維、羊毛纖維、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粘膠纖維、蘭精纖維、銅氨纖維和莫代爾纖維中的一種或多種;
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含異形截面長絲的復合紗線或所述含異形截面長絲的非織造布片中,異形截面長絲占40%~80%。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中的純紡紗、混紡紗或者非織造布片由棉纖維、羊毛纖維、粘膠纖維、蘭精纖維、銅氨纖維、莫代爾纖維、聚酰胺纖維和聚酯纖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吸濕發(fā)熱纖維的混紡紗線或者含吸濕發(fā)熱纖維的非織造布片由吸濕發(fā)熱纖維與C纖維混紡或者混合制成的;按照重量百分比,含吸濕發(fā)熱纖維的混紡紗線或者含吸濕發(fā)熱纖維的非織造布片中,吸濕發(fā)熱纖維占10%~40%;
所述C纖維為棉纖維、羊毛纖維、粘膠纖維、蘭精纖維、銅氨纖維和莫代爾纖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吸濕發(fā)熱纖維是指改性聚丙烯腈纖維、改性聚丙烯酸鹽纖維、改性聚丙烯酸酯纖維或改性蛋白粘膠纖維;
所述改性是指在聚丙烯腈纖維、聚丙烯酸鹽纖維、聚丙烯酸酯纖維或蛋白粘膠纖維的大分子鏈上引入親水基團。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層、中間層和外層的吸濕性大小依次為:外層中間層里層。
7.織造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針織、機織、非織造技術或者多層縫合技術織造三層結構的吸濕勻緩發(fā)熱面料;
所述三層結構包含針織結構、機織結構和非織造結構中的一種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jīng)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4040.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鼠標蓋注塑模型
- 下一篇:一種cCS-PAE二元復合增強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