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3743.1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01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韓其飛;趙洪華;曹樹坤;彭艷;瞿棟;周天;洪偉宏;李言杰;龍華;曹寶璐;魯守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6B9/00 | 分類號: | B66B9/00;B66B11/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譽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40 | 代理人: | 周春鳳 |
| 地址: | 25002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人 自動 系統 | ||
1.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該系統包含無人艇自動布放和無人艇自動回收兩個部分,其組成包括PLC(1)、傳動機構(2)、推動機構(3)、曳引機構(4),各機構在PLC(1)的控制下,相互協作、有序完成無人艇自動收放的目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是:當所述母船(21)接收到所述無人艇(14)布放信號后,無人艇(14)從所述傳動機構(2)的傳動帶(10)上運輸到艙室(7)頂部的轎箱(13)中,所述轎箱(13)在曳引機構(4)的作用下,在艙室(7)內部向下方運動,停放在所述艙室(7)底部,無人艇(14)被推動機構(3)上的推動桿(17)推動到海水中,完成一臺無人艇的布放操作,轎箱(13)在曳引機構(4)的作用下,在艙室(7)內部向上方運動,停放在所述艙室(7)頂部,進行下一臺無人艇的布放操作。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是:當所述母船(21)接收到所述無人艇(14)回收信號后,海水中的無人艇(14)進入艙室(7)底部的轎箱(13)中,所述轎箱(13)在所述曳引機構(4)的作用下,在艙室(7)內部向上方運動,停放在所述艙室(7)頂部,無人艇(14)被所述推動機構(3)上的推動桿(17)推動到所述傳動機構(2)的傳動帶(10)上,傳動到指定位置,完成一臺無人艇的回收操作,轎箱(13)在曳引機構(4)的作用下,在艙室(7)內部向下方運動,停放在所述艙室(7)底部,進行下一臺無人艇的回收操作。
4.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艙室(7)位于所述母船(21)的尾部,艙室(7)內有四根導柱(15),所述轎箱(13)被所述導柱(15)貫穿,導柱(15)起到平衡轎箱(13)的作用。
5.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傳動機構(2)由以傳動帶(10)為主的裝置構成,所述傳動帶(10)位于所述母船(21)主甲板(9)的表面,起到輸送母船(21)上所述無人艇(14)到指定位置的作用。
6.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推動機構(3)由以推動桿(6)為主的裝置構成,所述艙室(7)的頂部和底部各有一個推動桿(6),完成推動所述無人艇(14)的操作,所述推動桿(6)上包裹軟皮囊,防止推動桿(6)對無人艇(14)表面的破壞。
7.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曳引機構(4)由曳引機(11)、鋼絲繩(12)、導向輪(18)、轎箱反繩輪(8)和對重反繩輪(19)組成,所述曳引機(11)位于所述艙室(7)的正上方,曳引機(11)表面有所述導向輪(18),所述鋼絲繩(12)掛在導向輪(18)上,鋼絲繩(12)的一端連接所述轎箱反繩輪(8),鋼絲繩(1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對重反繩輪(19)。
8.如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轎箱反繩輪(8)下方連接所述轎箱(13),所述對重反繩輪(19)下方連接對重塊(20)。
9.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是:所述PLC(1)控制無人艇自動收放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374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