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用菌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3286.6 | 申請日: | 2020-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4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敏;程敘海;汪怡靜;徐強;胡晨慧;張鵬飛;胡永陸;鮑大鵬;張磊;李純 | 申請(專利權)人: | 績溪縣中巧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高雁 |
| 地址: | 24531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用菌 病蟲害 公害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病蟲害防控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食用菌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控方法;S1:菌渣回收:根據食用菌栽培種植的種類不同,將完全出菇的食用菌菌渣進行單獨回收;S2:原料殺菌:將S1步驟中制備的食用菌菌渣廢料和干燥的污泥土壤通過粉碎機進行初步粉碎;S3:高溫混合:將S2步驟中制備的塊狀混合原料投入到高溫混合裝置內,將秸稈通過高溫混合裝置進行燃燒,燃燒溫度650~800℃,燃燒時間為6~8分鐘;S4:發酵接種:向S3步驟中制備的高溫無菌混合基料中加入多量的水,中間通過翻胚裝置進行翻堆3?5次,制成栽培基料;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殺菌劑,便可以將食用菌菌渣和廢棄污泥中的細菌重金屬進行消除作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病蟲害防控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食用菌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控方法。
背景技術
食用菌病蟲害的競爭性雜菌、細菌、病毒和害蟲種類達100多種。各種病蟲害在食用菌不同的生長階段與食用菌爭奪營養與空間,侵害菌絲體正常健康生長。全國每年有20%以上的栽培基質因此報廢,直接經濟損失達100億元以上。
國內外文獻資料顯示,針對食用菌特別是草腐性食用菌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研究甚少,主要是借鑒、移植大田作物的綠色防控技術,但食用菌的栽培有其特殊性,食用菌本身就是一種大型真菌,它與其它病原真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菌群容易共生。
而現有的食用菌病蟲害的防控大多是在制備食用菌基質時,大多是向食用菌基質內噴灑不同種類的殺菌劑或殺蟲農藥,但是若將木腐型食用菌的菌渣轉換為草腐性食用菌所需要的基料時,由于木腐型食用菌的菌渣中含有不同種類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進而若殺菌劑含量過高不僅影響食用菌基質對食用菌的高效栽培效果;同時影響木腐型食用菌菌渣轉換為草腐性食用菌所提供的養料,同時食用菌產生的廢料造成環境的影響。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食用菌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控方法,本發明主要用于解決現有的食用菌病蟲害的防控大多是在制備食用菌基質時,大多是向食用菌基質內噴灑不同種類的殺菌劑或殺蟲農藥,但是若將木腐型食用菌的菌渣轉換為草腐性食用菌所需要的基料時,由于木腐型食用菌的菌渣中含有不同種類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進而若殺菌劑含量過高不僅影響食用菌基質對食用菌的高效栽培效果。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控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菌渣回收:根據食用菌栽培種植的種類不同,將完全出菇的食用菌菌渣進行單獨回收;若回收的食用菌菌渣包裹有殺菌袋,則將殺菌袋去除,制備食用菌菌渣廢料;將不同種類的進行單獨回收,防止由于食用菌的栽培種植的種類不同,導致食用菌殘留后的菌渣中含有的細菌或有害微生物的種類不同,進而導致混合后食用菌菌渣中的病毒或細菌產生大面積混合繁殖的現象,進而影響對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單一殺菌作業;
S2:原料殺菌:將S1步驟中制備的食用菌菌渣廢料和干燥的污泥土壤通過粉碎機進行初步粉碎,同時向粉碎機內投放蝦蟹殼粉和石灰水溶液進行混合攪拌,攪拌粉碎時間20-45分鐘;將混合料粉碎成塊狀混合原料;蝦蟹殼中最基本物質幾丁質生產幾丁質小珠,這種幾丁質小珠比普通幾丁質穩定,其微細孔體積也要高100倍以上,且對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屬具有很高的吸附力;同時蝦蟹殼粉內含有的聚殼糖有很強的抗菌作用,能作用于食用菌廢渣中微生物的細胞表層,使霉菌的細飽表層受損而抑制其生長;石灰溶液混合到食用菌菌渣和污泥中產生的大量熱可以起到高溫灼燒的效果,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殺菌劑,便可以將食用菌和廢棄污泥中的細菌重金屬進行消除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績溪縣中巧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未經績溪縣中巧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32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