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銹鋼鉸鏈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3246.1 | 申請日: | 2020-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75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昊;高嚴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滄州康威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D11/02 | 分類號: | E05D11/02;E05D3/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劉冉 |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滄***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銹鋼 鉸鏈 | ||
本發明涉及鉸鏈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不銹鋼鉸鏈,包括固定軸、安裝機構、固定機構、擠壓機構、潤滑機構、海綿墊、第一油槽、漏油網、導流斗及第二油槽。本發明將潤滑油注入到固定機構的內部,進一步的實現了潤滑油從固定機構流到固定軸內部的海綿墊的表面,通過工具按壓擠壓機構,當擠壓機構的底部與海綿墊抵觸后將海綿墊表面的潤滑油擠壓到漏油網的底部,進一步的潤滑油流到導流斗的表面,導流斗將潤滑油流到固定軸側壁的第二油槽,進一步的流到固定軸的外側壁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之間,實現了對固定軸及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全面的潤滑,方便快速的將固定軸及固定片進行全面的潤滑,減少摩擦力、提高防銹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鉸鏈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不銹鋼鉸鏈。
背景技術
鉸鏈又稱合頁是用來連接兩個固體并允許兩者之間做相對轉動的機械裝置。鉸鏈可由可移動的組件構成,或者由可折疊的材料構成。合頁主要安裝于門窗上,而鉸鏈更多安裝于櫥柜上,按材質分類主要分為,不銹鋼鉸鏈和鐵鉸鏈、噴塑墊圈鉸鏈、噴塑尼龍鉸鏈、仿銅墊圈鉸鏈、仿銀墊圈鉸鏈。
然而,目前的安裝在門窗上的不銹鋼鉸鏈長時間使用,其表面的保護膜磨損后鉸鏈本體與空氣、水發生反應,位于固定片及連接軸的表面生銹,傳統的除銹方法使用潤滑油進行潤滑減少摩擦及除銹,在向鉸鏈注入潤滑油時由于鉸鏈安裝在門與門框之間,難以操作,不易全面的將潤滑油注入到連接軸與固定片之間,影響潤滑和除銹的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不銹鋼鉸鏈。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不銹鋼鉸鏈,包括固定軸及其轉動在所述固定軸側壁的安裝機構,截面呈倒“T”形結構的所述固定軸的頂部螺紋連接有與所述安裝機構的頂部抵觸的、頂部開口的固定機構,所述固定軸的內部安裝有擠壓機構,所述固定軸的內部安裝有位于所述擠壓機構底部的潤滑機構,所述潤滑機構包括海綿墊、第一油槽、漏油網、導流斗及第二油槽,所述固定軸的內部焊接有位于所述擠壓機構底部的所述漏油網,所述漏油網的表面粘接有所述海綿墊,位于所述海綿墊側壁的所述固定軸的側壁呈環形陣列等距開設有所述第一油槽,所述漏油網的底部中心處焊接有截面呈倒置漏斗狀的所述導流斗,位于所述導流斗底部的所述固定軸的側壁等距開設有所述第二油槽,所述導流斗的底側與所述固定軸的內部焊接。
優選的,為了實現將整體機構安裝到門窗上,所述安裝機構包括第一固定片、安裝孔及第二固定片,所述固定軸的側壁轉動連接有截面呈“凸”字形結構的所述第一固定片,所述固定軸的側壁轉動連接有截面呈“U”形結構的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內側,所述第一固定片與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側壁呈三角形開設有所述安裝孔。
優選的,為了實現對所述第一固定片及所述第二固定片的限位,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固定帽,所述固定軸的頂部螺紋連接有截面呈倒“凸”字形結構的所述固定帽,所述固定帽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片及所述第二固定片的頂部。
優選的,為了實現向所述固定軸的內部注油及對所述擠壓機構的擠壓,所述固定機構還包括壓口、轉動口、防塵網及漏油孔,所述固定帽的頂部中心處開設有呈長方形結構的所述轉動口,所述固定帽的頂部中心處開設有所述壓口,所述固定帽的內部關于所述轉動口對稱開設有所述漏油孔。
優選的,為了方便向所述固定軸內部注油,所述固定帽表面的所述壓口呈圓形結構,且所述固定帽表面的兩個所述漏油孔呈弧形結構。
優選的,為了避免灰塵進入到所述固定軸的內部,所述固定機構還包括防塵網,兩個所述防塵網位于兩個所述漏油孔的頂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滄州康威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滄州康威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32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邏輯電路故障檢測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補牙質量評測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