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雙光闌的可變深度立體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3060.6 | 申請日: | 2020-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23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呂國皎;趙百川;鄭驪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工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2B30/27 | 分類號: | G02B30/27;G02F1/1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光闌 可變 深度 立體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雙光闌的可變深度立體顯示裝置。該基于雙光闌的可變深度立體顯示裝置由柱透鏡光柵、第一光闌、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第二光闌及2D顯示面板構成;分屬于不同視差圖像的像素按列進行排列,其發射的光線可以依次通過第二光闌上的狹縫、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第一光闌上的狹縫和柱透鏡光柵投射到不同的視點位置;當人眼處于視點位置時,可以看到與視點位置對應的視差圖像,從而產生立體視覺。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由多張聚合物分散液晶片構成,這些聚合物分散液晶片到第一光闌的距離不同,從而可使本發明具備在多個深度上提供視差圖像顯示的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顯示中的立體顯示技術。
背景技術
立體顯示裝置可以在不同的空間方向上提供視差圖像,從而使觀看者產生立體視覺。然而傳統立體顯示裝置中,視差圖像僅顯示于裝置所在平面位置。因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雙光闌的可變深度立體顯示裝置,其可以通過光闌控制成像光束,使得圖像成像于一定的深度平面位置,并且圖像的深度平面位置可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雙光闌的可變深度立體顯示裝置。附圖1為該基于雙光闌的可變深度立體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基于雙光闌的可變深度立體顯示裝置由柱透鏡光柵、第一光闌、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第二光闌及2D顯示面板構成。
第一光闌緊貼柱透鏡光柵放置,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放置于第一光闌和第二光闌之間,2D顯示面板放置于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之后。
第一光闌和第二光闌上有狹縫,狹縫允許光線通過。
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由多張聚合物分散液晶片層疊構成。每一張聚合物分散液晶片可處于散射或透明兩種狀態。同一時刻,有且僅有唯一的一張聚合物分散液晶片處于散射態,其余處于透明態。
2D顯示面板用于提供視差合成圖像,其發射的光線具有方向性。分屬于不同視差圖像的像素按列進行排列,其發射的光線可以依次通過第二光闌上的狹縫、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第一光闌上的狹縫和柱透鏡光柵投射到不同的視點位置。當人眼處于視點位置時,可以看到與視點位置對應的視差圖像,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請參考圖1,2D顯示面板上來自于各像素的光線,可先后經過第二光闌上的狹縫投射至多層聚合物分散液晶片位置處。
請參考圖2,像素的光線經第二光闌的狹縫投射后,到達處于散射態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片。因第二光闌上狹縫的調制作用,到達聚合物分散液晶片的圖像具有條紋,這些圖像的光線經由第一光闌和柱透鏡光柵進行投射,分屬于不同視差圖像的像素光線分別到達不同視點位置。
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匯聚成交點。應該理解到,該交點即為像素的等效點光源。
設交點到散射態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片的距離為
請參照圖2,根據上式,因柱透鏡光柵和第一光闌緊貼放置,交點應位于柱透鏡光柵后
綜上所述,因交點為各像素的等效點光源,交點位置具有不同的深度,則各像素經柱透鏡所成像的深度亦有不同,因此其構成的視差圖像也會處于不同的深度位置,從而使本發明具備在多個深度上提供視差圖像顯示的功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工業學院,未經成都工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30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