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番薯絲狀根快速育苗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2839.6 | 申請日: | 2020-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0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季靜;樊亞君;王罡;肖薇薇;張思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陸藝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番薯 絲狀 快速 育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番薯絲狀根快速育苗的方法,包括:(1)配制培養基1和2;(2)從番薯苗上取葉芽,用水洗,乙醇水溶液浸泡,用次氯酸鈉溶液浸泡,水洗,吹干;(3)將步驟(2)獲得的葉芽放入培養基1中,培養,長出愈傷并由愈傷長出幼苗,更換培養基1繼續培養;(4)將步驟(3)獲得的幼苗的莖切段放培養基1內,培養,莖段下部長出愈傷并產生大量絲狀根;取生長較為粗壯的絲狀根2?3cm分別放置于培養基2內,培養,獲得大量番薯幼苗。本發明的方法對溫度不敏感,育苗周期短,過程簡潔,育苗數量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分子生物學及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番薯絲狀根快速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番薯又名山芋、紅芋、甘薯、紅薯等,管狀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塊根,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塊根除作主糧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業的重要原料,根、莖、葉又是優良的飼料,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系密切。由于其豐富的營養成分,使得番薯具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常規育苗方法是將秋季收獲的番薯通過儲藏,在春季栽植培育薯藤,再將薯藤剪截成藤段扦插繁育成番薯苗,這種方法對溫度敏感,而且育苗周期長,無法實現快速高效的育苗。因此亟需一種快速擴繁的方法,實現對優良品種的番薯快速育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番薯絲狀根快速育苗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一種利用番薯絲狀根快速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向50±2℃的基礎培養基加入1.2mg萘乙酸和0.8mg6-芐氨基腺嘌呤,得到培養基1;向50±2℃的基礎培養基加入0.5mg萘乙酸和0.5mg6-芐氨基腺嘌呤,得到培養基2;
(2)從番薯苗上取生長長度小于等于3mm的葉芽,用無菌水沖洗掉表面泥土,在超凈工作臺內用體積濃度為75%乙醇水溶液浸泡20-40s,取出,用蒸餾水稀釋1倍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6-8min,取出后用無菌水沖洗2-3次,在超凈工作臺內吹干;
(3)將步驟(2)獲得的葉芽放入裝有培養基1的組培瓶內,在23℃-27℃下持續光照培養7-14天,長出愈傷并由愈傷長出幼苗,更換培養基1繼續培養7-9天;
(4)將步驟(3)獲得的幼苗的莖切成1±0.3cm段放置于裝有培養基1的組培瓶內,在23℃-27℃下持續光照培養8-16天,莖段下部長出愈傷并產生大量絲狀根;
(5)取生長較為粗壯的絲狀根2-3cm分別放置于裝有培養基2的組培瓶內,在23℃-27℃下持續光照培養10-15天,獲得大量番薯幼苗。
所述基礎培養基用下述方法制成:將4.75gMS培養基、30g蔗糖和7g瓊脂加蒸餾水至1L混勻,滅菌。
步驟(3)優選為:將步驟(2)獲得的葉芽放入裝有50mL培養基1的300mL容積的組培瓶內,在25℃下持續光照培養12天,長出愈傷并由愈傷長出幼苗,更換培養基1繼續培養8天。
步驟(4)優選為:將步驟(3)獲得的幼苗的莖切成1±0.3cm放置于裝有50mL培養基1的300mL容積的組培瓶內,在25℃下持續光照培養12天,莖段下部長出愈傷并產生大量絲狀根。
步驟(5)優選為:取生長較為粗壯的絲狀根2-3cm分別放置于裝有70mL培養基2的300mL容積的組培瓶內,在25℃下持續光照培養12天,獲得大量番薯幼苗。
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的方法對溫度不敏感,育苗周期短,過程簡潔,育苗數量穩定。對優良品種選育具有重大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次氯酸鈉溶液市售,以有效氯濃度計為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283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