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生成任務向導的方法及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32613.6 | 申請日: | 2020-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61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曉燕;丁豪;易振華;顧慈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54 | 分類號: | G06F9/54;G06F9/451;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凱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成 任務 向導 方法 設備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生成任務向導的方法及設備,用于自動生成向導步驟。本申請實施例方法包括:用戶按照預設的任務向導的場景在瀏覽器的頁面上進行操作,該操作簡稱為用戶操作,終端在獲取事件對象的采集指令后,會根據(jù)采集指令采集用戶操作觸發(fā)的N個事件對象,其中N為正整數(shù);然后,終端根據(jù)N個事件對象生成X個向導步驟,該X個向導步驟用于生成任務向導,其中X也為正整數(shù);這樣,終端便可以自動生成向導步驟,而不需用戶手動添加向導步驟,從而提高了任務向導的開發(fā)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成任務向導的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軟件技術的發(fā)展,很多軟件產(chǎn)品的功能很強大,導致軟件產(chǎn)品邏輯越來越復雜。很多軟件產(chǎn)品入門存在著一些門檻,所以在使用軟件產(chǎn)品前,用戶需要探索才明白如何使用軟件產(chǎn)品。基于這樣的情況,技術人員基于軟件產(chǎn)品開發(fā)任務向導,以引導用戶學習使用軟件產(chǎn)品。
目前,技術人員開發(fā)任務向導的過程大致如下,借助開發(fā)工具手動添加任務向導的向導步驟,最終得到任務向導。
顯然,上述開發(fā)任務向導的方法效率較低。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生成任務向導的方法及設備,該方法能夠自動生成任務向導的向導步驟,而不需要手動添加向導步驟,從而提高任務向導的開發(fā)效率。
本申請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生成任務向導的方法,包括:
用戶按照預設的任務向導的場景在瀏覽器的頁面上進行操作,該瀏覽器的頁面與軟件產(chǎn)品關聯(lián);
然后終端獲取事件對象的采集指令,該采集指令指示終端開始采集事件對象;
之后,終端根據(jù)采集指令采集用戶操作觸發(fā)的N個事件對象,該用戶操作為用戶按照預設的任務向導的場景在瀏覽器的頁面上進行的操作,用戶操作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事件對象可以包含事件對象的事件類型、觸發(fā)事件對象的界面元素以及事件對象發(fā)生的鍵值等屬性信息,其中N為正整數(shù);
最后,終端根據(jù)N個事件對象生成X個向導步驟,X個向導步驟用于生成任務向導,其中X為正整數(shù),X可以小于或等于N。
由于用戶只需在瀏覽器的頁面上進行操作,終端即可生成相應的向導步驟,而不需手動添加向導步驟,因此能夠提高任務向導的開發(fā)效率。
基于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在該實施方式中,終端根據(jù)采集指令采集用戶操作觸發(fā)的N個事件對象包括:
終端根據(jù)采集指令攔截第一用戶操作觸發(fā)的第一事件,第一用戶操作為用戶操作中的一種;
終端獲取第一事件對應的第一事件對象,第一事件對象為N個事件對象中的一個;
然后終端繼續(xù)執(zhí)行該第一事件。
該實施方式提供了采集N個事件對象的一種可行方案。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終端根據(jù)采集指令攔截第一用戶操作觸發(fā)的第一事件包括:
終端根據(jù)采集指令在捕獲階段的window層攔截第一用戶操作觸發(fā)的第一事件。
由于捕獲階段的window層為第一事件對象向下傳遞的最上層,所以終端在捕獲階段的window層攔截第一事件對象,能夠避免第一事件對象在其他層被丟棄,從而保證第一事件對象被攔截到。
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實施方式,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實施方式,在該實施方式中,終端根據(jù)N個事件對象生成X個向導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26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