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2130.6 | 申請日: | 2020-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06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趙慧楠;崔建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威克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9/10 | 分類號: | E01C19/10;B28C5/16;B28C5/46;B28C7/06;B28C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希剛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 混凝土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該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采用如下混凝土混合設備,該混凝土混合設備包括支撐加熱裝置、間歇進料裝置和旋轉攪拌裝置;所述的支撐加熱裝置呈中空結構,支撐加熱裝置內部上端面上安裝有間歇進料裝置,支撐加熱裝置內部下側安裝有旋轉攪拌裝置。本發明可以解決現有的設備在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制備時,連續進料導致沙石、水泥和瀝青混合程度不足,在攪拌裝置內結塊硬化,需要定期清理,加工效率低,并且生產出的瀝青混凝土質量差,而且現有的設備在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制備時,瀝青輸送過程中溫度與流動性降低,瀝青易固化,導致管道堵塞,清理管道降低加工效率等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加工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瀝青混凝土俗稱瀝青砼,人工選配具有一定級配組成的礦料,碎石或軋碎礫石、石屑或砂、礦粉等,與一定比例的路用瀝青材料,在嚴格控制條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目前,現有的瀝青混凝土在制備時,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現有的設備在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制備時,連續進料導致沙石、水泥和瀝青混合程度不足,在攪拌裝置內結塊硬化,需要定期清理,加工效率低,并且生產出的瀝青混凝土質量差;2、現有的設備在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制備時,瀝青輸送過程中溫度與流動性降低,瀝青易固化,導致管道堵塞,清理管道降低加工效率。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可以解決現有的設備在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制備時,連續進料導致沙石、水泥和瀝青混合程度不足,在攪拌裝置內結塊硬化,需要定期清理,加工效率低,并且生產出的瀝青混凝土質量差,而且現有的設備在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制備時,瀝青輸送過程中溫度與流動性降低,瀝青易固化,導致管道堵塞,清理管道降低加工效率等難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該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采用如下混凝土混合設備,該混凝土混合設備包括支撐加熱裝置、間歇進料裝置和旋轉攪拌裝置;所述的支撐加熱裝置呈中空結構,支撐加熱裝置內部上端面上安裝有間歇進料裝置,支撐加熱裝置內部下側安裝有旋轉攪拌裝置。
所述的支撐加熱裝置包括支撐架、中部集料板、底部集料板、出料口和加熱管,所述的支撐架呈上部收窄的中空結構,支撐架內側中部安裝有中部集料板,中部集料板中部設置有環形通槽,環形通槽截面呈梯形結構,支撐架內側下部安裝有底部集料板,底部集料板上設置有環形方槽,底部集料板前側安裝有出料口,底部集料板下側均勻安裝有加熱管;啟動加熱管,使支撐架內溫度提升,達到預熱的目的,并通過中部集料板與底部集料板進行集料,通過出料口排出。
所述的間歇進料裝置包括瀝青進料管、沙石進料管、水泥進料管、控制閥門、閥門齒輪盤和間歇開關機構,所述的支撐架上端面上安裝有瀝青進料管,瀝青進料管左側安裝有沙石進料管,瀝青進料管右側安裝有水泥進料管,瀝青進料管、沙石進料管與水泥進料管上安裝有控制閥門,控制閥門右側安裝有閥門齒輪盤,閥門齒輪盤上端安裝有間歇開關機構;通過間歇開關機構帶動閥門齒輪盤,使控制閥門間歇開關,達到實現間歇定量進料的目的。
所述的旋轉攪拌裝置包括瀝青連接板、攪拌電動旋桿、螺旋葉片、螺旋擋板、瀝青輸送槽、瀝青給進機構和瀝青流出孔,所述的瀝青進料管下端面上安裝有瀝青連接板,瀝青連接板下端面與中部集料板中部連接,中部集料板與底部集料板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攪拌電動旋桿,攪拌電動旋桿外側安裝有螺旋葉片,螺旋葉片外側安裝有螺旋擋板,攪拌電動旋桿、瀝青連接板與中部集料板中部設置有瀝青輸送槽,瀝青輸送槽內部安裝有瀝青給進機構,攪拌電動旋桿輸送槽外側均勻設置有瀝青流出孔;瀝青原料通過瀝青輸送槽,利用瀝青給進機構使瀝青從瀝青流出孔流出,同時利用攪拌電動旋桿旋轉離心力提高瀝青流動性;通過攪拌電動旋桿旋轉帶動螺旋葉片,螺旋葉片與螺旋擋板配合使用,使水泥、沙石和瀝青攪拌混合均勻形成瀝青混凝土。
該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威克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威克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21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