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稀土永磁體的粉末磁場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1828.6 | 申請日: | 2020-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26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鄭方;董永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開源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02 | 分類號: | B22F3/02;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稀土 永磁體 粉末 磁場 成型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粉末成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稀土永磁體的粉末磁場成型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所需人員少、不浪費材料且減少工藝步驟的磁場成型方法;通過將成型模具分成磁場成型和高壓成型二部分,經過磁場成型、移動預壓生坯、高壓成型步驟,得到成型毛坯。有益效果:本發明實現了在同一臺壓機,同一個工位,不需要人的干預,即可得到了高密度和均勻性的壓制好的毛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粉末成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稀土永磁體的粉末磁場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稀土永磁體的粉末磁場成型,特別是較大產品的垂直取向成型時,為了保證取向度,保證模腔的磁場強度,都是在磁場方向用導磁材料,二個自由邊用非導磁材料,但這種模具的強度和剛度都較低,只能承受100MPa以下的壓力,這樣壓出來的生坯密度較低、強度也較低,直接燒結后有內部缺陷。
目前,在稀土永磁磁性材料,都是采用二次成型方法,先磁場取向,低壓壓制,再用塑料膜包裝后,用冷等靜壓的方法,提高密度和均勻性。由于塑料膜包裝、冷等靜壓、拆塑料密封、裝燒結舟等操作,很難實現自動化,導致目前操作人員多,給成本和質量管理帶來壓力。被粘油的塑料袋很難回收,造成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所需人員少、不浪費材料且減少工藝步驟的磁場成型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的一種稀土永磁體的粉末磁場成型方法,采用如下步驟為:
(1)模具設置:將放置在壓機上的成型模具分成模具Ⅰ和模具Ⅱ兩部分。模具Ⅰ用于磁場成型,模具Ⅱ用于高壓成型。
(2)磁場成型:先將磁性粉末加到模具Ⅰ的模腔內,壓機加取向磁場,施加壓力,然后退磁;得到預壓生坯;
(3)移動預壓生坯:通過壓機的上、下模沖頭的移動,使得預壓生坯進入模具Ⅱ的模腔。
(4)高壓成型:對預壓生坯施加更高壓進行二次加壓,使得預壓生坯的密度進一步提高,然后脫模,完成磁場成型。
優選地,磁場成型步驟中施加的壓力為30-100MPa,高壓成型步驟中,施加的壓力為150-500MPa。
優選地,所述模具Ⅰ由導磁板和不導磁板組成;磁場方向用導磁板,另外兩側邊用不導磁板。更為優選地,導磁板的材料可以為45號鋼或軸承鋼,不導磁板可以為70Mn無磁模具鋼。
優選地,所述模具Ⅱ由內模和外套組成;內模與外套過盈裝配。更為優選地,內模的材料為硬質合金;外套的材料為無磁鋼,如不銹鋼。
優選地,所述模具Ⅰ與模具Ⅱ的模腔要嚴格對齊。
優選地,模具Ⅰ與模具Ⅱ可以通過固定在一起后同時加工出模腔或分別加工出模腔。
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通過將成型模具分成模具Ⅰ和模具Ⅱ兩部分。模具Ⅰ用于磁場成型,模具Ⅱ用于高壓成型;本發明實現了在同一臺壓機,同一個工位,不需要人的干預,即可得到了高密度和均勻性的壓制好的毛坯。
(2)本發明減少了原有成型工藝中,需要人員對預壓生坯用塑料膜包裝后,再進行二次成型,節省了塑料膜材料、人員,也避免了冷等靜壓二次成型后,拆塑料密封的步驟,使得整個磁場成型工藝步驟減少了,提高了產品的生產的效率,更易于實現產品的自動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磁場成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預壓生坯磁場成型結構示意圖;
圖3 為本發明實施例高壓成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模具ⅠA-A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開源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西開源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18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