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殼結構變形光滑粒子動力學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1666.6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700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軍;李姣;管延錦;王廣春;王桂龍;劉帥;富芳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6C60/00 | 分類號: | G16C60/00;G16C20/70;G06F30/2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祝妍 |
| 地址: | 250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變形 光滑 粒子 動力學 建模 方法 | ||
1.一種殼結構變形光滑粒子動力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變形的殼結構中面離散為一層粒子,每個粒子的厚度為t且具有三個線位移自由度uL={u,v,w}T和兩個角位移自由度
步驟二:選定所述殼結構中面的材料主方向坐標系{L;T;Z},其中L平行于纖維方向,T垂直于纖維方向,Z是中層面法線方向;
步驟三:忽略Z方向主應力,根據一階剪切變形理論FSDT描述粒子的運動,得出材料主方向坐標系{L;T;Z}下的中面應力應變關系:
σL=HLεL,τL=HτLγL (1)
其中,σL和τL表示平面應力,εL和γL表示平面應變,HL和HτL表示平面應力縮減剛度,
步驟四:按照公式(1)和(2),將材料主方向坐標系{L;T;Z}下的應力應變關系轉換為局部坐標系{ξ;η;ζ}下的應力應變關系:
其中,T1和T2表示材料主方向坐標系{L;T;Z}到局部坐標系{ξ;η;ζ}的轉換矩陣;
步驟五:按照公式(3)-(5),在中面的截面內積分,得到廣義內力與中面應力、應變的關系:
簡寫為:
其中,N、M、T分別表示截面內單位長度的中面應力、彎矩和剪力,A表示面內拉伸剛度,D表示彎曲剛度,B表示拉伸-彎曲耦合剛度,C表示剪切剛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結構變形光滑粒子動力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殼結構為復合材料層合板,由NL層單層板鋪疊而成,則由公式(14)-(17),沿厚度t對材料工程參數進行積分求和,得到步驟五中A、B、D、C四個剛度矩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殼結構變形光滑粒子動力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六:由公式(6)得出所述復合材料層合板在受到面載荷作用下的動態平衡方程:
其中,表示加速度,ρmb遠小于ρm和ρb;
步驟七:忽略ρmb,得出平衡方程(7)的矩陣形式:
其中,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殼結構變形光滑粒子動力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方法還包括:
步驟八:將平衡方程(8)和(9)轉換到整體坐標系:
其中,T0=JQTTL,b0=JQTbL,J=|F|,為雅克比行列式;Q表示當前局部坐標和整體坐標之間的正交轉換矩陣,Q0表示局部初始構型和整體構型之間的正交轉換矩陣;
步驟九:通過拉格朗日形式的光滑粒子動力學離散方法對復合材料平衡方程(10)和(11)進行空間離散得到:
其中Nv為人工粘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結構變形光滑粒子動力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平面應力縮減剛度HL和HτL的各分量與材料工程常數的關系為: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結構變形光滑粒子動力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轉換矩陣T1和T2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166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