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1370.4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91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周元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4 | 分類號: | H04M1/04;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孫毅俊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 ||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設備本體,所述設備本體表面設有開口,所述設備本體內部設有與所述開口連通的收容腔。支架模組,滑動設置于所述收容腔內;當所述支架模組移動至第一位置,所述支架模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當所述支架模組移動至第二位置,所述支架模組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外,所述支架模組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部分可相對所述支架模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的部分彎折,以形成對所述設備本體的支撐。當電子設備需要支架支撐時,通過將支架模組移動到第二位置并部分彎折形成對設備本體的支撐,即可起到支架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智能設備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特別是用戶使用智能手機觀看電視劇,電影的時間在不斷地增加。隨著當前4G網絡和5G網絡快速覆蓋,上網速度快速提升,用戶使用智能手機觀看視頻場景會更加頻繁。但是,受限于當前智能設備的外觀形態以及功能,當前市面上的手機基本上都是不帶手機支架,需要借助人手握住調整屏幕角度,終端用戶使用手機或平板長時間看視頻直接面臨的痛點是:要么將手機或平板平放在桌面上,這時屏幕畫面無法正對進入人眼,影響觀感體驗;要么需要一直用手握住手機或平板,這時不僅占用雙手無法它用,且時間長了會感覺酸痛;或者有些用戶額外購買單獨支架固定住手機等設備做支撐,外購支架隨身攜帶不方便,無法滿足隨時隨地使用的需求。
可以看出,由于智能設備無法自身做支撐固定,使得終端用戶在使用手機或平板產品長時間觀看視頻時用戶體驗極其不好。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出一種電子設備,能夠使電子設備自身具備根據不同用戶需求和不同場景下支撐和固定自身的功能,會讓用戶觀看視頻時體驗更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公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設備本體,所述設備本體表面設有開口,所述設備本體內部設有與所述開口連通的收容腔;
支架模組,滑動設置于所述收容腔內;當所述支架模組移動至第一位置,所述支架模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當所述支架模組移動至第二位置,所述支架模組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外,所述支架模組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部分可相對所述支架模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的部分彎折,以形成對所述設備本體的支撐。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模組包括支撐桿和連接于所述支撐桿端部的支架外觀件;當所述支架模組移動至第一位置,所述支撐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所述支架外觀件遮擋于所述開口位置;當所述支架模組移動至第二位置,所述支撐桿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外,所述支撐桿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部分可相對所述支撐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的部分彎折,以形成對所述設備本體的支撐。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桿包括第一支撐桿體、第二支撐桿體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桿體和所述第二支撐桿體之間的鉸接結構,所述支架外觀件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撐桿體的端部;
當所述支架模組移動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支撐桿體和所述第二支撐桿體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當所述支架模組移動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支撐桿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所述第二支撐桿體位于所述收容腔外,所述第二支撐桿體通過所述鉸接結構相對所述第一支撐桿體彎折,以形成對所述設備本體的支撐。
進一步地,所述鉸接結構為鉸鏈或球鉸。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撐桿體為中空結構,所述第二支撐桿體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體內,所述鉸接結構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體和所述第二支撐桿體的連接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桿為彈性可彎折材質的桿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137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物品信息展示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電弧故障檢測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