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文件數據存取方法、裝置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1232.6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20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肖國棟;張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14 | 分類號: | G06F11/14;G06F16/16;G06F16/1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史翠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文件 數據 存取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文件數據存取方法、裝置和介質,接收到文件復制指令時,創建備份文件;在原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備份文件的標識信息,在備份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原文件的標識信息。當接收到第一目標文件的讀取指令時,判斷是否存在與第一目標文件相對應的數據對象;若是,則讀取數據對象。若否,則根據第一目標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的標識信息,確定出與第一目標文件相關聯的第一目標原文件,并讀取第一目標原文件的數據對象。在數據備份時,只需要在元數據中記錄相關聯文件的標識信息,無需執行數據對象的復制,便可以達到原文件的備份效果。原文件和備份文件共用數據對象,有效的減少了對磁盤空間的占用,提升了文件復制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布式文件存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文件數據存取方法、裝置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基于對象的分布式文件系統架構,由位于底層的分布式對象存儲系統(Distributed Object Storage,DOS)、元數據服務(Meta Data Server,MDS)、文件系統客戶端代理(Client Agent,CA)三部分組成。DOS由多臺服務器設備組成,負責將數據可靠分布到這些設備上,它對外提供基于對象的數據訪問接口。MDS提供元數據服務,其中元數據可以存儲到DOS,也可以獨立存儲。CA同時與MDS和DOS交互,對外實現文件訪問接口;文件的數據被切分成一定大小的塊,每一塊作為一個對象存儲到DOS中。
用戶一般通過可移植操作系統接口(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ofUNIX,POSIX)訪問文件系統。這種方式下,文件復制操作的常見實現是:同時打開復制的原文件和目標文件,讀取原文件中的數據,寫入目標文件。這樣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同樣的數據在系統中保存兩份,浪費存儲空間;二是復制過程需要讀取、寫入數據,操作緩慢。這些問題在復制大文件時表現尤為突出。常見存儲系統中,一般通過重復數據刪除技術解決第一個問題,但沒有很好地解決第二個問題。
可見,如何提升文件復制性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文件數據存取方法、裝置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以提升文件復制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文件數據存取方法,包括:
接收到文件復制指令時,創建備份文件;
在原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所述備份文件的標識信息,在所述備份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所述原文件的標識信息;
接收到第一目標文件的讀取指令時,判斷是否存在與所述第一目標文件相對應的數據對象;
若是,則讀取所述數據對象;
若否,則根據所述第一目標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的標識信息,確定出與所述第一目標文件相關聯的第一目標原文件,并讀取所述第一目標原文件的數據對象。
可選地,在原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所述備份文件的標識信息,在所述備份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所述原文件的標識信息之后還包括:
當接收到第二目標備份文件的修改指令時,判斷是否存在與所述第二目標備份文件相對應的數據對象;
若是,則按照所述修改指令中攜帶的數據,對所述第二目標備份文件相對應的數據對象進行修改;
若否,則根據所述第二目標備份文件的元數據中記錄的標識信息,確定出與所述第二目標備份文件相關聯的第二目標原文件;讀取所述第二目標原文件的數據對象;將所述修改指令中攜帶的數據以及所述第二目標原文件的數據對象作為所述第二目標備份文件的數據對象,并保存所述第二目標備份文件的數據對象。
可選地,所述讀取所述第二目標原文件的數據對象包括:
以只讀方式打開所述第二目標原文件,以獲取所述第二目標原文件的讀取權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12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