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隱藏式充電口結構及氣溶膠產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30486.6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85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越海;趙貫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吉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F40/40 | 分類號: | A24F40/40;A24F40/90 |
| 代理公司: | 南寧東之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杜啟杰;汪治興 |
| 地址: | 518105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隱藏 充電 結構 氣溶膠 產生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氣溶膠產生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可隱藏式充電口結構,包括:下殼,設有第一連接口和第二連接口;上殼,設有第三連接口,上殼的第三連接口以能夠旋轉地裝配于下殼第一連接口處;內支架,其第一端以能夠沿所述下殼軸向滑動地方式設于所述下殼內,第二端延伸至所述上殼內,所述內支架與所述上殼之間設有傳動組件;及充電座組件,其包括以能夠沿所述下殼的軸向滑動的方式設于所述下殼的第二連接口內、并裝配有的充電口電路板的充電支架,所述充電支架與所述內支架之間設有聯動組件。本發明采用伸縮式的充電口結構,能夠防塵、防漏電。且外觀整潔完整,空間充分可利用,產品可設計得更小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氣溶膠產生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隱藏式充電口結構及氣溶膠產生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充電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式:USB橫插或豎插的直接外露、按彈式開關實現隱藏及外漏。USB橫插或豎插的直接外露裸露容易進灰塵或液體,使得容易損壞。充電口裸露在外面不僅不美觀,并容易造成裸露觸電的安全性等缺點。另外,按彈式開關結構破壞了產品外觀的整潔性,同時很占用內部空間,破壞產品內部空間的充分利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隱藏式充電口結構及氣溶膠產生裝置,從而克服充電口裸露在外面不僅不美觀,并容易造成裸露觸電的安全性等缺點的缺陷。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隱藏式充電口結構及氣溶膠產生裝置,從而克服按彈式開關結構破壞了產品外觀的整潔性和內部空間的充分利用性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隱藏式充電口結構,包括:
下殼,設有第一連接口和第二連接口;
上殼,設有第三連接口,所述上殼的第三連接口以能夠旋轉地裝配于所述下殼第一連接口處;
內支架,其第一端以能夠沿所述下殼軸向滑動地方式設于所述下殼內,第二端延伸至所述上殼內;及
充電座組件,其包括以能夠沿所述下殼的軸向滑動的方式設于所述下殼的第二連接口內、并裝配有充電口電路板的充電支架,所述充電支架與所述內支架之間設有聯動組件;
其中,旋轉所述上殼通過傳動組件帶動所述內支架做軸向移動,從而由做軸向移動的所述內支架帶動所述充電支架做軸向移動。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傳動組件為內殼,所述內殼的一端卡設于所述上殼內,所述內殼內設有螺旋,所述內支架的第二端的外周通過螺旋軌道與所述內殼的螺旋相適配。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充電座組件還包括與所述充電支架固定連接的充電底座,所述充電底座與所述第二連接口相適配。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固定環,所述內殼的另一端裝配于所述第一連接口內的臺階處,所述固定環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連接口上以對所述內殼的另一端限位,所述上殼的第三連接口與所述固定環的另一端活動連接。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固定于所述內支架的第一端的底蓋、設于所述底蓋上的第一磁吸件和設于所述充電支架上、并能夠與所述第一磁吸件相適配的第二磁吸件。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固定于所述內支架的第一端的底蓋,所述底蓋與所述充電支架連接。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為磁鐵。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限位環,所述限位環裝配于所述下殼第二連接口處。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內殼與所述上殼分別設有相互配套的平鍵與鍵槽。
優選的,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下殼與所述內支架分別設有相互配套的平鍵與鍵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吉邇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吉邇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04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