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及其工作方法和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0310.0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35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瓊;張夢澤;謝永利;王志豐;任銳;高啟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08 | 分類號: | E21F1/08;E21F1/12;E21F5/04;E21F17/02;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曉曉 |
| 地址: | 710064***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火災 煙氣 智能 控制系統 及其 工作 方法 安裝 | ||
1.一種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煙系統(1)、控煙系統(2)、支撐系統(3)和智能控制系統(4);
排煙系統(1)包括排煙風機(13)、排煙風門(12)和多節可拆卸連接的排煙管道(11),排煙風機(13)安裝在隧道洞口或豎井處,排煙風門(12)安裝在排煙管道(11)上;
控煙系統(2)包括控煙水管(21)和供水管(23),控煙水管(21)設于固定支架外側,在控煙水管(21)上設有多個噴頭(22),供水管(23)一端與控煙水管(21)連接,另一端連接水源;
支撐系統(3)固定安裝在隧道拱頂,包括多個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用于放置排煙管道(11)和控煙水管(21);
智能控制系統(4)包括智能閥門(41)和控制中心(42),智能閥門(41)包括電磁吸附裝置(43)、溫度傳感器(44)、煙霧傳感器(45)、報警器(46)和為電磁吸附裝置(43)供電的電池,溫度傳感器(44)和煙霧傳感器(45)用于監測隧道內是否發生火災;
溫度傳感器(44)、煙霧傳感器(45)、排煙風機(13)及噴頭(22)均與控制中心(42)連接;
溫度傳感器(44)和煙霧傳感器(45)均與電磁吸附裝置(43)連接;
溫度傳感器(44)和煙霧傳感器(45)均與報警器(4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排煙管道(11)上部為圓弧形,下部為方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每節排煙管道(11)的一端為管節承口(16),另一端為管節插口(15),相鄰管節通過管節插口(15)和管節承口(16)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排煙風門(12)一側與排煙管道(11)鉸接,另一側通過電磁吸附裝置(43)與排煙管道(11)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包括底板(31)和兩個側板(32),底板(31)與兩個側板(32)形成用于放置排煙管道(11)的容納槽;
側板(32)包括第一側板(321)和第二側板(322),第一側板(321)與底板(31)垂直連接,第二側板(322)與第一側板(321)垂直連接,第二側板(322)通過螺栓(34)固定于隧道拱頂。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當底板(31)伸出側板(32)一段距離時,在底板(31)的兩端分別連接有擋板(33),擋板(33)與底板(31)垂直連接,擋板(33)、底板(31)與側板(32)共同形成用于放置控煙水管(21)的槽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噴頭(22)采用細水霧噴頭(22),均勻布設在控煙水管(21)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控制中心(42)采用ASW1000通風控制器。
9.如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當隧道區段內的溫度傳感器(44)或煙霧傳感器(45)監測到隧道內發生火災后,將火災信息發送給控制中心(42),同時開啟電磁吸附裝置(43)和報警器(46);
2)報警器(46)向隧道內人員發出火災警報,提醒洞內人員緊急疏散;
電磁吸附裝置(43)接收到火災信號后自動斷電,排煙風門(12)開啟,開始通風;
3)控制中心(42)接受到火災信號后啟動排煙風機(13)和噴頭(22),噴頭(22)噴水,進行滅火作業;排煙風機(13)打開,進行排煙作業。
10.如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隧道火災煙氣智能控制系統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排煙風門(12)與排煙管道(11)安裝好;
2)將固定支架固定安裝在隧道拱頂中部,完成支撐系統(3)的安裝;
3)將排煙風機(13)安裝在洞口或豎井處,然后取出第一節排煙管道(11),將第一節排煙管道(11)與排煙風機(13)連接好;
4)取出后一節排煙管道(11)放在容納槽中,將后一節排煙管道(11)與第一節排煙管道(11)連接好,重復進行直至完成排煙管道(11)的全部節段安裝;
5)將兩條控煙水管(21)分別安裝在固定支架外側;
6)在隧道左右兩側分別布置供水管(23),將供水管(23)一端與控煙水管(21)連接,另一端與隧道內消防水管連接;
7)在隧道外布設控制中心(42),將控制中心(42)與溫度傳感器(44)、煙霧傳感器(45)、排煙風機(13)及噴頭(22)建立連接;將溫度傳感器(44)與電磁吸附裝置(43)和報警器(46)建立連接;將煙霧傳感器(45)與電磁吸附裝置(43)和報警器(46)建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031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