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智能風門及其安裝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30302.6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78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永利;張夢澤;王亞瓊;王志超;岳夏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3/12 | 分類號: | F24F13/12;F24F13/28;F24F11/89;F24F11/34;F24F11/5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曉曉 |
| 地址: | 710064***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風門 及其 安裝 方法 工作 | ||
1.一種智能風門,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盒(1)、風門(2)、動力系統(tǒng)(3)、風門底板(4)和電源,電源用于給智能控制盒(1)和動力系統(tǒng)(3)供電;智能控制盒(1)和動力系統(tǒng)(3)安裝在風門底板(4)上,風門底板(4)安裝在待安裝的排風管道上;
智能控制盒(1)包括探測元件和控制開關,探測元件與控制開關連接,當探測元件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異常時,開啟控制開關;探測元件與報警器連接;
動力系統(tǒng)(3)包括電機(31)和齒輪(32),電機(31)用于帶動齒輪(32)旋轉(zhuǎn),電機(31)通過控制開關與電源連接;
風門(2)側(cè)面預制有齒槽(21),齒槽(21)和齒輪(32)構成齒輪齒條機構;風門(2)上開有通孔,通孔內(nèi)安裝濾網(wǎng)(22);風門(2)通過導軌滑輪機構沿著風門底板(4)滑動;
風門底板(4)上開有排風口(41),正常工作時,風門(2)與排風口(41)接觸,且風門(2)能夠覆蓋排風口(41);排煙狀態(tài)時,風門(2)在動力系統(tǒng)(3)的作用下滑動,排風口(41)打開;
風門底板(4)兩端裝有紅外線測距離傳感器,用于感應風門(2)的移動距離,紅外線測距離傳感器與控制開關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風門,其特征在于,風門底板(4)上開有作為導軌的滑槽(45),風門(2)的兩側(cè)且與風門底板(4)相對應的平面上設有滾輪。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風門,其特征在于,風門底板(4)上預制有安裝孔(46),風門底板(4)通過安裝孔(46)固定安裝在排風管道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風門,其特征在于,風門底板(4)上還預制有啟動頂板(43)和封閉頂板(42),紅外線測距離傳感器安裝在啟動頂板(43)和封閉頂板(42)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風門,其特征在于,風門底板(4)上還預制有側(cè)面護板(44),位于動力系統(tǒng)(3)一側(cè)的側(cè)面護板(44)上開有豁口。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風門,其特征在于,探測元件包括煙霧探測器、溫度傳感器及有害氣體探測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風門,其特征在于,電源采用蓄電池,蓄電池安裝在智能控制盒(1)中,蓄電池通過傳輸線路(33)與電機(31)連接。
8.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智能風門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智能控制盒(1)和動力系統(tǒng)(3)固定在風門底板(4)上;
2)在風門底板(4)兩端安裝好紅外線測距離傳感器;
3)將風門(2)放置于風門底板(4)上,使齒槽(21)和齒輪(32)嚙合,使風門(2)通過導軌滑輪機構沿著風門底板(4)滑動;
4)將風門底板(4)的排風口(41)和待安裝的排風管道的排風口(41)對齊后,將風門底板(4)固定在待安裝的排風管道上;
5)完成上述安裝后,進行整體調(diào)試。
9.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智能風門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當探測元件監(jiān)測到環(huán)境異常時,探測元件啟動報警器,同時接通控制開關;
2)電源向電機(31)供電,電機(31)旋轉(zhuǎn),通過齒輪(32)及齒槽(21)帶動風門(2)滑動,風門(2)開啟;
3)紅外線測距離傳感器感應到風門(2)移動至完全開啟后,控制開關斷開,電源停止為電機(31)供電;
4)待探測元件監(jiān)測到環(huán)境達標后,控制開關接通,啟動電機(31),齒輪(32)反向旋轉(zhuǎn),風門(2)反向滑動,紅外線測距離傳感器感應到風門(2)移動至排風口(41)處,控制開關斷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jīng)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0302.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