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飛機高溫消毒滅菌空調系統及消毒滅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9659.2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81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建紅;孫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D13/06 | 分類號: | B64D13/06;A61L9/16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機 高溫 消毒 滅菌 空調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飛機高溫消毒滅菌空調系統及消毒滅菌方法,該系統在傳統飛機空調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高溫消毒滅菌再循環空氣裝置,該再循環空氣裝置包括高溫消毒滅菌再循環空氣管路、加熱器、高溫引射混合腔和初級換熱器旁路;再循環空氣管路連接到高溫引射混合腔,通過引射器的引射作用與高溫的發動機引氣混合后,混合后的高溫氣體通過初級換熱器旁路,進入壓縮機進行壓縮升溫,再通過二級換熱器和渦輪的冷卻,并調節到合適的溫度,繼而供往飛機座艙。該系統及方法使其能夠對飛機空調系統的再循環空氣進行高溫消毒滅菌,從而保障飛機座艙供氣的潔凈度和機載人員的衛生安全,從而達到殺滅傳染性病毒,抑制人員交叉傳染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機及民航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飛機機載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民航事業的發展,飛機越來越多的被人們選為平常出行的交通工具。近年來,民航飛機的飛行架次和出行人次都有顯著提高。飛機飛行過程中,飛機座艙屬于一個密閉的空間環境,其艙室內人員的健康安全以及舒適性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飛機空調系統就是通過調節飛機座艙環境壓力、溫度、濕度等參數,從為飛機上乘客和機務人員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環境的重要機制系統。
近年來由于一系列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的肆虐,如2003年的SARS病毒、2009年的H1N1病毒、以及其后的Ebola病毒、2019-nCov等。相關報道顯示,交通工具中的傳播亦是病毒傳播擴散的方式之一。這些病毒的高傳染性以及病死率使得疫情期間人們對公共交通運輸產生排斥和恐慌。在2020年新型冠狀疫情中,公共交通幾乎癱瘓,包括民航運輸體系,受到嚴重影響。對民用航空飛行器而言,飛機座艙就是一個密閉的狹小空間,從經濟性和發動機性能等多方面考慮,飛機空氣調節系統(空調系統)含有一部分艙內的循環空氣,因此座艙內的空氣品質涉及乘客安全健康,如何在疫期保障飛機座艙公共衛生安全亦是飛機空調系統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
目前,民航客機主要采用的機載空調系統為50/50混合空氣配比供氣系統。這種供氣系統50%的混合氣體來自艙外新鮮空氣(通常為發動機引氣),另外50%則為座艙的再循環空氣。而這部分再循環空氣中有可能會含有攜帶者呼出的病毒、細菌等有害成分。雖然空調系統有完備的過濾潔凈組件,但還是針對目前已知病毒和細菌,對于新型病毒,特別是未知的傳染性強的病毒,并不能完全解決。在一些新型傳染性病毒或者細菌疫情期間,這對旅客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個極大的威脅。因此亟需一種新型飛機空調系統,能夠對傳染性病毒和細菌進行殺滅,以保證飛機艙室內的人員健康衛生安全,為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的防護和疫期國民經濟運輸保障提供安全可靠的快速運輸能力,保障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本發明是利用飛機發動機引氣和壓縮機-渦輪機構,通過前端混合方式,在一定高溫條件下,對飛機座艙再循環空氣中的傳染性病毒和細菌進行高溫消毒滅菌,從而提高了飛機座艙供氣的空氣品質,抑制了飛機座艙病毒傳播性,保障了飛機乘客和機載乘務人員的健康衛生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傳統飛機空調系統再循環空氣潔凈度還不能百分之百殺滅病毒和細菌(特別是一些新型高傳染性病毒和細菌),從而導致的飛機座艙供氣空氣品質未達到無傳染性要求和解決旅客疑慮等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飛機空調系統,使其能夠對飛機空調系統的再循環空氣進行高溫消毒滅菌,從而保障飛機座艙供氣的潔凈度和機載人員(乘客和機務人員)的衛生安全,從而達到殺滅傳染性病毒(如SARS、2019-nCoV等),抑制人員交叉傳染的作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具有以下特征的飛機高溫消毒滅菌空調系統來實現,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系統在傳統飛機空調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高溫殺毒滅菌再循環空氣管路,主要包括高溫殺毒滅菌再循環空氣管路閥門、加熱器、高溫引射混合腔、引射器、初級換熱器旁路閥門以及傳統飛機空調系統各部件。
其中,所述再循環空氣經過再循環空氣主管路,分為高溫殺毒滅菌再循環空氣管路和普通再循環空氣管路,所述高溫殺毒滅菌再循環空氣管路與發動機引氣主管路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96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