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器室內機的導風裝置和空調器室內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9531.6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42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科;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11 | 分類號: | F24F1/0011;F24F13/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匯東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劉長江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器 室內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空調器室內機的導風裝置和空調器室內機。一種空調器室內機的導風裝置,包括:蝸舌,其包括:主體,其第一側端面作為空調器室內機的出風風道頂壁;和多個延伸部,其沿主體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每個延伸部自主體面向出風風道內延伸設置;多個擺葉,與多個延伸部一一對應設置,并且每個擺葉通過直線型薄筋與對應的延伸部連接,并以薄筋作為擺動軸。每個擺葉均通過薄筋與蝸舌連接,也就是說將擺葉與蝸舌設置為一體成型件,避免了擺葉與蝸舌非固定連接后出現的擺動問題與脫落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空調器室內機的導風裝置和空調器室內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空調室內機出風口處設置有擺葉組件,以對出風口處的風向進行調節。擺葉組件一般包括擺葉、蝸舌和連桿,連桿帶動擺葉擺動,再利用蝸舌與擺葉連接,將蝸舌卡接在室內機上。但是這種結構中的蝸舌與擺葉的非固定連接,若是連接過緊則擺葉擺動困難,若是連接過松則擺葉易脫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空調器室內機的導風裝置,至少解決上述任一方面技術問題。
本發明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使擺葉避免出現擺動困難或是脫落的情況。
本發明另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使得出風口處的結構簡單。
特別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室內機的導風裝置,包括:蝸舌,其包括:主體,其第一側端面作為空調器室內機的出風風道頂壁;和多個延伸部,其沿主體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每個延伸部自主體面向出風風道內延伸設置;多個擺葉,與多個延伸部一一對應設置,并且每個擺葉通過直線型薄筋與對應的延伸部連接,并以薄筋作為擺動軸。
進一步地,薄筋的厚度小于1mm。
進一步地,薄筋的厚度為0.8mm。
進一步地,每個延伸部包括:第一條狀板,從第一側端面延伸,并與對應的擺葉之間具有間隙;第二條狀板,從第一條狀板的末端遠離主體延伸,薄筋設置于第二條狀板與對應的擺葉之間。
進一步地,還包括:連桿,平行于第一側端面設置,設有多個沿連桿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一樞轉孔;每個擺葉遠離延伸部的方向設有多個第一樞轉軸,多個第一樞轉軸與多個第一樞轉孔一一對應配合,且每個第一樞轉軸與每個第一樞轉孔可轉動連接,從而通過連桿帶動每個擺葉的擺動。
進一步地,連桿包括:第一連接部,為長條狀,其第一端為自由端;
第二連接部,其第一端與第一連接部的第二端固定連接,其第二端設有第二樞轉孔;第三連接部,其第一端向第二樞轉孔延伸設有第二樞轉軸,其第二端用于連接驅動電機的轉軸;其中,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為一體成型件,第二連接部與第三連接部通過第二樞轉孔與第二樞轉軸可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第二連接部包括:第一彎折部,其第一端與第一連接部的第二端連接,并自第一連接部的第二端遠離主體的方向彎折;第二彎折部,其第一端與第一彎折部的第二端連接,并自第一彎折部與第一連接部的自由端反向延伸,且與第一連接部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第三連接部包括:第三彎折部,垂直于第二樞轉軸設置;第四彎折部,其第一端與第三彎折部的第二端連接,并設置為與第二樞轉軸反向延伸。
進一步地,蝸舌與擺葉的一體成型件采用PP材料注塑成型。
進一步地,一種空調器室內機,包括:出風口;導風裝置,設置于出風口處,導風裝置為上述中任一項的導風裝置。
本發明的空調器室內機的導風裝置設置有蝸舌,蝸舌包括主體與延伸部,主體的第一側端面作為空調器室內機的出風風道頂壁;延伸部則通過薄筋與擺葉連接。每個擺葉均通過直線型薄筋與蝸舌連接,也就是說將擺葉與蝸舌設置為一體成型件,避免了擺葉與蝸舌非固定連接后出現的擺動問題與脫落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95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