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鱘魚抗炎肽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9312.8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92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高瑞昌;束王慧;袁麗;沈旸;孫全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翁松鱘魚加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K7/06 | 分類號: | C07K7/06;C12P21/06;C07K1/36;C07K1/34;C07K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田玉菲 |
| 地址: | 558000 貴州省黔南布***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鱘魚 抗炎肽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水產品高值化利用領域,涉及一種鱘魚抗炎肽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酶法水解鱘魚肌肉得到酶解產物,以NO釋放量為分離評價指標,采用膜分離、Sephadex G?15凝膠柱及SP?650M離子交換柱對鱘魚蛋白酶解產物分離純化,得到鱘魚抗炎肽,包含三種具有抗炎潛能的多肽序列:Lys–Ile–Trp–His–His–Thr–Phe;Val–His–Tyr–Ala–Gly–Thr–Val–Asp–Tyr;His–Leu–Asp–Asp–Ala–Leu–Arg–Gly–Gln–Glu;其能有效抑制LPS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中NO釋放量,且該抗炎肽無細胞毒害作用,有助于實現鱘魚高值化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品高值化利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鱘魚抗炎肽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鱘魚(Acipenser),隸屬硬骨魚綱、鱘形目,是一類具有生物和經濟重要性的魚類。2016年鱘魚全國產量為89773噸,占世界鱘魚總產量80%以上;2017年,鱘魚被列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特色淡水魚體系)中。在鱘魚產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其利用主要是以速凍調理產品、開袋即食產品等形式出現。盡管鱘魚卵制成的“魚子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經濟價值,但仍有90%的鱘魚副產物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總的來說,鱘魚綜合利用率及附加值較低。鱘魚肉具有最佳的膳食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是生物活性肽的良好來源,并且,鱘魚肉還具有免疫功能。
炎癥是機體對各種炎癥因子的防御反應,是許多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理過程。當機體的免疫平衡狀態被打破,炎性細胞聚集,啟動細胞趨化機制,釋放大量炎癥細胞因子,如:NO、IL-1β、IL-6等。迄今為止,不受控制的炎癥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等疾病密切相關。近年來,抑制炎癥介質的合成或活性已成為治療炎癥的主流,而市售的抗炎藥物常常伴有副作用,如降低組織修復能力和損傷胃腸粘膜。因而,尋找一種天然抗炎產物是一個有前景的策略。
食源性抗炎肽由于其安全性高、易吸收及來源廣泛等優點而成為研究熱點。目前,制備抗炎肽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發酵法、合成法及酶解法等。
微生物發酵法利用微生物自身的胞外蛋白酶降解食源性蛋白質獲得生物活性肽;李紅勝等利用芽孢桿菌發酵制備的大豆肽可顯著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數,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張奕等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對新鮮駝乳進行混合發酵,從發酵駝乳中提取分離得到了能促進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的生物活性肽組分。但是由于發酵工藝生產周期較長,容易雜菌污染,有很多產酶菌對機體有毒害作用,得到的產品質量不太穩定。
化學有機合成法是基于活性肽氨基酸序列已知的前提下,從C端開始添加目標氨基酸。Navab等發現口服化學合成肽(Lys-Arg-Glu-Ser)可以降低LDL過氧化物,減輕炎癥,減少apoE-null小鼠的動脈粥樣硬化;該法一直被用于批量合成靶肽,成本較高且主要是針對已知肽序進行制備。
酶解法因條件溫和、安全性高、可控性高、成本低等特點已成為最常用制備生物活性肽的方法。Chalamaiah等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堿性蛋白酶對rohu蛋白酶解,三種酶解產物在免疫應答方面存在差異;胡旭陽等采用Box-Behnken實驗確定日本黃姑魚魚肉免疫活性肽的酶解最佳提取工藝。梁秋芳等通過超聲預處理,利用堿性蛋白酶酶解玉米醇溶蛋白,并對其酶解產物進行模擬胃腸消化追蹤其抗炎活性最終鑒定出三種抗炎序列。如何對蛋白肽鍵進行靶向性酶解仍是蛋白質酶解制備活性肽最難解決的核心技術,這涉及到蛋白質的來源、所用酶的種類及應用的水解條件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翁松鱘魚加工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翁松鱘魚加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93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