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流器散熱裝置及變流器、變流器散熱裝置控制方法及監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9266.1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94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史建強;蔡紀衛;劉天宇;韓國風;鮑慶臣;劉洋;邸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5K7/02;H02M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邱婧雯 |
| 地址: | 266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流器 散熱 裝置 控制 方法 監控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變流器散熱裝置,包括柜體組件,控制單元設置于柜體組件內,柜體組件設置有:開放腔室,開放腔室內設置有第一風機,第一風機與控制單元電連接;密封腔室,密封腔室與開放腔室相互密封隔離設置,功率模塊設置于密封腔室內,功率模塊具有散熱片;風道組件,風道組件設置于密封腔室內,密封腔室與風道組件內部相互密封,風道組件與外部相連通,功率模塊的散熱片設置于風道組件內,風道組件的一端延伸至開放腔室,第一風機與風道組件相連通,風道組件設置有散熱結構,散熱結構設置于密封腔室內。本發明所提供的變流器散熱裝置能夠有效提高散熱效率,有效減小變流器散熱裝置所占用的空間。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變流器、控制方法及監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軌道列車用變流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變流器散熱裝置及變流器,以及一種變流器散熱裝置控制方法及監控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軌道交通列車對于大容量的變流器的需求越來越多。變流器在工作過程中,會釋放出熱量。變流器的熱量主要來自功率模塊、電抗器、變壓器和控制器等發熱元器件。如果不能及時將熱量散出,會導致變流器的性能變差,可靠性降低。
目前普遍采用強迫風冷的方式對變流器進行降溫。現有的變流器散熱裝置,將功率模塊、電抗器、變壓器和控制器串聯在整個通風方向,沒有合理高效地利用冷卻風,從而導致散熱能力較差,占用空間較大,影響系統的散熱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變流器散熱裝置散熱能力較差且占用空間較大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變流器散熱裝置,設置有開放腔室和密封腔室,通過風道組件對開放腔室和密封腔室同時進行散熱,以進一步對功率組件進行散熱。本發明所提供的變流器散熱裝置夠有效提高散熱效率,在散熱量不變的情況下,有效減小變流器散熱裝置所占用的空間,有利于變流器的集成化與輕量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應用該變流器散熱裝置的變流器。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變流器散熱裝置控制方法及監控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變流器散熱裝置,包括
柜體組件,控制單元設置于柜體組件內,所述柜體組件設置有:
開放腔室,所述開放腔室內設置有第一風機,第一風機與控制單元電連接;
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與所述開放腔室相互密封設置,功率模塊設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內,功率模塊具有散熱片;
風道組件,所述風道組件設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內,所述密封腔室與所述風道組件內部相互密封設置,所述風道組件與外部相連通,功率模塊的散熱片設置于所述風道組件內,所述風道組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開放腔室,所述第一風機與所述風道組件相連通,所述風道組件設置有散熱結構,所述散熱結構設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內。
進一步,所述風道組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室的側面。
進一步,變壓器和電抗器設置于所述開放腔室內,變壓器和電抗器設置于所述第一風機的出風方向上。
進一步,包括多個第一溫度傳感器,多個第一溫度傳感器分別測量功率模塊、變壓器和電抗器的溫度,多個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均與控制單元電連接;還包括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位于所述風道組件內,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風道組件與外部相連通的進風口處,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測量風道組件的進風溫度,第二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單元電連接。
進一步,還包括第二風機,所述第二風機設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內,所述第二風機與控制單元電連接。
進一步,所述風道組件包括:
第一風道,所述第一風道設置于所述密封腔室的上部,所述第一風道與所述密封腔室相互密封設置,所述第一風道與外部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92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