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9073.6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92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武保;楊以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105 | 分類號: | B22F3/105;B33Y30/00;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為時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嶺;楊靜 |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針尖 放電 金屬 打印機 方法 | ||
1.一種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包括打印基板,在所述打印基板上鋪設金屬粉體進行3D打印,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針尖和針尖基體,所述針尖與針尖基體導電連接,所述針尖與所述金屬粉體之間存在放電間隙,形成等離子體放電區,用于加熱熔融所述金屬粉體;還包括放電電源,所述放電電源分別與所述打印基板和所述針尖導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腔體,所述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位于所述密封腔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粉體的粒徑為0.01~10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尖的直徑為0~10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尖基體長度為0.1~20mm。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尖和/或針尖基體為具有良好導電且高耐熱的金屬或合金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電間隙的寬度為0.01~100μm。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電電源為直流或脈沖電源;所述放電電源的功率為0.1mW~100W,且連續可調。
9.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針尖放電金屬粉體3D打印機進行3D打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對所述密封腔體抽真空,在所述密封腔體內充入保護氣體,壓強為0.001~1000Pa;
步驟二、首層打印:a、在所述打印基板上鋪設所述金屬粉體;b、啟動所述針尖使所述放電間隙調節到位;c、啟動所述放電電源工作,所述針尖與所述金屬粉體間形成放電等離子體;d、與所述針尖最近,形成直接放電電極的所述金屬粉體被熔融并與所述打印基板粘接;e、所述針尖與所述打印基板之間相對位移,到下一個打印點;f、繼續b~d過程,直到所述首層打印層完成;
步驟三、所述首層打印完成后,所述打印基板與所述針尖之間進行相對位移,使得已完成的打印層的高度處于所述打印基板表面的高度,然后重復步驟二,完成新的一層打印,直到獲得最終打印產品;
步驟四、將所述打印產品從所述打印基板剝離,完成3D打印。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針尖放電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和/或步驟三所述的相對位移過程中,所述針尖與所述金屬粉體之間終止放電,或者僅維持不會導致所述金屬粉體熔融的弱放電。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針尖放電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和/或步驟三所述的相對位移過程中,所述針尖與所述金屬粉體之間的間隙保持在原來寬度,或者抬高到寬于原來寬度1倍以上的安全寬度,位移的步長為0.01~10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907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