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陶瓷滾壓成型二次干燥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9047.3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60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蘇家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5/00 | 分類號: | B28B15/00;B28B11/24;B28B17/00;B28B11/22;B28B11/08 |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高鵬飛 |
| 地址: | 255100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瓷 成型 二次 干燥設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滾壓成型二次干燥設備,屬于陶瓷器皿成型設備技術領域,包括自動循環線體,自動循環線體上布置有干燥段,干燥段包括上干燥層和下干燥層,上干燥層與自動循環線體之間設置有二次干燥傳送機構,下層干燥的出料位置設置有一次取坯機械手,上層干燥的進料位置設置有三次取坯機械手,上層干燥的出料位置設置有四次取坯機械手。該設備設計合理,可在現有的滾壓成型生產線上設計雙層機構,節省的占地空間,同時極大的提高了干燥效果和干燥效率,節省了人工,提升了產品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滾壓成型二次干燥設備,屬于陶瓷器皿成型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陶瓷成型機械中,滾壓成型設備是其中較大的一類,隨著技術的發展,自動化的陶瓷生產設備逐漸成為主流生產設備。現有的生產設備中包括成型裝置、上料裝置、干燥裝置等,現有成型后續干燥設備簡單,通常為干燥房干燥,后續的干燥時需要人工將生產設備上的坯料放到小車上,再由人工送到干燥房進行干燥,干燥時間通常需要8-10小時,在人工取坯料及運送坯料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坯料的裂紋、破碎或變形等不良情況,且干燥時間長,浪費人工,極大的影響了產品的質量,降低了生產效率,同時采用干燥房長時間干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不僅干燥效果不好,且嚴重造成了熱能的浪費,不節能不環保。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陶瓷滾壓成型二次干燥設備,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所述的陶瓷滾壓成型二次干燥設備,包括自動循環線體,自動循環線體上布置有干燥段,干燥段包括上干燥層和下干燥層,上、下干燥層分別位于自動循環線體的上方和下方;上干燥層與自動循環線體之間設置有二次干燥傳送機構,下層干燥的出料位置設置有一次取坯機械手,上層干燥的進料位置設置有三次取坯機械手,上層干燥的出料位置設置有四次取坯機械手;
自動循環線體的一側設有一次輸送帶,一次輸送帶一端為一次取坯機械手,另一端設有二次取坯機械手,二次取坯機械手和三次取坯機械手之間設有二次輸送帶;
下干燥層包括一次干燥裝置和與之連接的下干燥管路,下干燥管路上設有干燥通孔;上干燥層包括二次干燥裝置和與之連接的上干燥管路,上干燥管路上設有干燥通孔。
陶瓷滾壓成型的生產過程中,在經過上置泥料、滾壓成型、修洗等工藝步驟后進入下干燥層進行一次干燥,一次干燥后輸再進入上干燥層進行干燥,實現雙層二次干燥。
優選的,二次干燥傳送機構為鏈傳動機構,傳動鏈上設有物料鋁托架,經過下干燥層的陶瓷坯料放置于物料放置架上繼續進行二次傳動干燥。
優選的,四次取坯機械手通過三次輸送帶連接自動洗邊機,自動洗邊機連接有四次輸送帶。
優選的,自動洗邊機與三次輸送帶的連接處設有五次取坯機械手,自動洗邊機與四次輸送帶的連接處設有六次取坯機械手。
優選的,一次取坯機械手和一次輸送帶之間設有自動洗邊機。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陶瓷滾壓成型二次干燥設備設計合理,可在現有的滾壓成型生產線上設計雙層的上、下干燥裝置,通過多組傳動機構連接,不僅節省占地空間,節省了人工,同時極大的提高了坯料干燥效果和干燥效率,提升了產品質量,也使得設備更加環保高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結構的俯視圖。
圖中:1、二次干燥裝置;2、一次干燥裝置;3、自動循環線體;4、三次取坯機械手;5、一次取坯機械手;6、一次輸送帶;7、二次取坯機械手;8、二次輸送帶;9、四次輸送帶;10、六次取坯機械手;11、自動洗邊機;12、五次取坯機械手;13、三次輸送帶;14、四次取坯機械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90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