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8960.1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8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蘭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7 | 分類號: | G02F1/1337;C01G49/06;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張曉薇 |
| 地址: | 5181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 面板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液晶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層;第一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配向膜,第二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配向膜;其中,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導電納米粒子。本申請通過在配向膜的材料中加入導電納米粒子,使配向膜的絕緣性降低,從而降低配向膜的體抗阻,低體抗阻的配向膜能使液晶分子更快、更少的累積游離離子,同時能使液晶分子更快的釋放表面上的游離離子,以達到提高液晶顯示面板良品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中,涂布于彩膜基板和陣列基板上的配向膜,起著控制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的作用。由于液晶與配向膜之間的界面有很強的作用力,所以當外在電壓撤銷后,已經改變排列方向的液晶分子是靠著黏彈性恢復到原來的狀況。
在通常情況下,評價面板良品率好壞的重要標準是直流殘留,重點考量看面板中離子累積和釋放的狀況,而當液晶顯示面板中的配向膜的體阻抗過高時,液晶分子上的直流殘留積累多、釋放慢,從而造成液晶顯示面板的良品率降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用以降低配向膜的體阻抗,從而使液晶分子能更好地釋放表面上的游離離子,提高液晶顯示面板的良品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申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
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
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配向膜,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配向膜;
其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導電納米粒子。
本申請的液晶顯示面板中,所述導電納米粒子包括γ-F2O3納米粒子。
本申請的液晶顯示面板中,所述γ-F2O3納米粒子占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質量分數均為0.05%-2%。
本申請的液晶顯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還包括聚酰亞胺薄膜,所述γ-F2O3納米粒子位于所述聚酰亞胺薄膜表面。
本申請的液晶顯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還包括聚酰亞胺薄膜,所述γ-F2O3納米粒子均勻的分布于所述聚酰亞胺薄膜中。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第一基板上制備第一配向膜,在第二基板上制備第二配向膜,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的材料均含有導電納米粒子;
采用液晶注入工藝在所述第一配向膜與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間注入液晶,并通過框膠粘合。
本申請液晶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中,所述導電納米粒子包括γ-F2O3納米粒子。
本申請液晶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中,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配向液涂布區均勻涂布聚酰亞胺酸溶液,對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進行預熱處理;
將含有γ-F2O3納米粒子的油酸溶液均勻涂布到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配向液涂布區,對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進行加熱處理,形成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9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幀頻視頻并行編碼及重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規格鋼管除銹打磨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