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化裝配式疫情監控方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8902.9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07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雪原;鄧林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科行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1/343 | 分類號: | E04B1/343;E04H3/08;G01J5/00;A61L2/22;A61L2/18;A61L2/24 |
| 代理公司: | 重慶智慧之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區阜外亮***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化 裝配式 疫情 監控 | ||
本發明屬于監控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智能化裝配式疫情監控方艙,包括若干第一組裝板和第二組裝板,若干第一組裝板和第二組裝板能夠組裝為崗亭和供人員出入的通道;通道內設有體溫監控部、人臉識別部、消毒部和安檢部,體溫監控部用于監控和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人臉識別部用于掌握進出人員的信息,消毒部用于對進入通道內的人員進行消毒處理。具有上述結構的疫情監控方艙,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能技術對進出人員進行消毒處理以及不方便運輸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監控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化裝配式疫情監控方艙。
背景技術
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不斷遭受著致命性病原的困擾。21世紀以來,傳染病的暴發次數和 危害顯著增加,2003年的SARS、2009年的H1N1、2012年的MERS、2014年的Ebola和2020 年的NCP等都對全球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產生嚴重影響。在疫情監控階段,絕大 多數地方都已實現封閉式管理,并采取進入大門前進行體溫檢測與登記的方式進行監控。現 有疫情監控主要依靠警勤人員手動測溫與觀察,該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體溫測量不 規范,手持式設備受人員操作影響大,易形成漏報誤報現象;二是人員進出信息記錄不全面, 無法有效掌握進出人員信息,疫情發生后難以進行病學篩查,隔離人員的出入也無法形成有 效監控;三是體溫異常人員防護及消毒手段不正規,外來病例或病毒攜帶者在溫度測量異常 后,易污染監控區域并形成病毒擴散。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申請號為CN201820275417.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有發熱表現腸 道傳染病疫情的監測預警裝置,包括監測棚,所述監測棚的上壁上表面左右兩端均固定連接 有吊耳,所述監測棚的上壁下表面中部設有紅外測溫儀探頭,所述監測棚的上壁下表面右端 設有攝像監控儀,所述監測棚的下壁上表面設有人群通道,所述人群通道包括直通道,所述 直通道的前后端均連接有L形通道,兩個所述L形通道的橫道端分別與所述直通道的前后端 連接,所述監測棚的右壁設有監測窗,所述監測窗的下側設有顯示屏,所述紅外測溫儀探頭 和所述攝像監控儀均與所述顯示屏電連接,所述監測棚的右壁外表面設有觀測室。
上述技術方案中,紅外測溫儀探頭能夠對出入人員進行遠距離非接觸式測溫,同時攝像 監控儀記錄每一個被監測人,以便于后續的尋找核實等工作。但是上述技術方案不能對進出 人員進行及時的消毒殺菌處理,極有可能對監控區域進行污染并形成病毒擴散。并且上述裝 置屬于一體式,不方便運輸,同時疫情監控結束后也難以拆卸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化裝配式疫情監控方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能 對進出人員進行消毒處理以及不方便運輸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智能化裝配式疫情監控方艙,包括若干第一 組裝板和第二組裝板,若干所述第一組裝板和第二組裝板能夠組裝為崗亭和供人員出入的通 道,所述崗亭為監控人員的值守、監控區域;所述崗亭為封閉結構,所述崗亭為上下兩層結 構,上層崗亭的四周由若干第二組裝板組成,下層崗亭的四周以及崗亭的上下表面均有若干 第一組裝板組成,所述第二組裝板為透明板,所述崗亭的一側設有供監控人員出入崗亭的開 口,開口處安裝有用于啟閉開口的門板;所述通道位于崗亭的一側,所述通道由第一組裝板 組成,所述通道內設有體溫監控部、人臉識別部、消毒部和安檢部,所述體溫監控部用于監 控和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所述人臉識別部用于掌握進出人員的信息,所述消毒部用于對進 入通道內的人員進行消毒處理,所述安檢部用于對進入通道的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進一步,所述崗亭內安裝有用于顯示體溫監控部的數據以及記錄并識別人臉的電子設備。
進一步,所述體溫監控部包括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測溫儀,所述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測溫儀 與所述電子設備電連接。
進一步,所述人臉識別部包括人臉識別攝像頭,所述人臉識別攝像頭與電子設備電連接, 所述電子設備內存儲有相關人員的人臉信息及身份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科行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科行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90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