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植物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培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8766.3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9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葛玉君;鞏娜;楊建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稷達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24/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匯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董濤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植物 組培苗 移栽 成活率 培養 方法 | ||
一種提高植物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煉苗過度方法,通過土壤基質透氣性配比,煉苗保濕處理,水肥營養液培養,移栽上盆,分株移栽和環境管理等步驟完成。本發明通過農業措施的創新與植物生長物質應用技術的結合,從而使組培苗逐漸適應從無菌到有菌、從高溫高濕條件向常規條件過渡的過程。有效解決了上述難題,應用技術發明后棉花、大豆和水稻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高達95%?100%,降低工作量,節約時間和能耗,也節約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植物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煉苗過渡方法,屬于植物快速繁育培養技術。
背景技術
組織培養技術是在人為創造的無菌條件下將生活的離體器官(如根、莖、葉、莖段、原生質體)、組織或細胞置于培養基內,并放在適宜的環境中,進行連續培養以獲得細胞、組織或個體的技術。這種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農業和生物、醫藥的研究。
植物組培苗(俗稱試管苗)系指經過組織培養或遺傳轉化后獲得的該體細胞再生株,一般生長在滅菌并封閉的試管或培養瓶中。在這種嚴格的光溫條件下生長,培養瓶內的空氣濕度接近于100%,葉片氣孔保衛細胞不關閉,葉片表面同樣不具備蠟質保護層,表皮毛也沒有或極少,極易造成失水萎蔫。
植物組培幼苗非常幼嫩,從無菌培養基中移入花盆或大田是組織培養、遺傳轉化的重要環節。在南方熱帶雨林氣候,濕度大,直接移栽不是大問題。但是北方干燥的環境條件下,大豆、棉花等再生植株移栽成活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雙子葉植物生物技術商品化的發展。近年來,棉花組培苗都是通過嫁接方式進行移栽,其嫁接方法需要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且操作復雜,周期長,成活率最高能才能達到70-8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為解決組培苗移栽后不易成活的技術難題,簡化煉苗程序,降低成本,提供一種提高植物組培苗成活率的培養方法。本發明技術可以極大的提高植物組培苗移栽后的成活率,高達95-100%。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植物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煉苗過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過下列各步驟:
步驟A,土壤準備:混合基質,蛭石與珍珠巖以1比1的比例混合。將混合的基質裝入小花盆,基質的體積占花盆體積的2/3。裝好基質的小花盆放入育苗盒中備用。
步驟B,營養液配制和移栽前準備:配制1/2MS營養液,在育苗盒內注入約3cm高的營養液。
步驟C,組培苗清洗:從培養基中取出幼苗,用常溫清水洗去根部的殘留培養基,以防移栽后組培苗根系霉變的發生。
步驟D,幼苗移栽:移栽時單株種插,移栽深度以土壤基質剛好蓋住組織塊及根系為宜,輕輕按壓基質,使的根部與基質緊密接觸,保證植株直立而不倒伏。幼苗移栽后保持育苗盒中有3厘米高的營養液,此階段切記不可缺水。移栽后,立即使用杯底剪口的透明塑料杯或長筒塑料袋倒扣在小花盆上,用于保濕。
步驟E,水肥管理:移栽后每日檢查育苗盒中營養液的量,如果底部沒有溶液完全浸濕,則需要及時補充溶液。
步驟F,煉苗:組培苗移栽到小花盆后,塑料杯完全覆蓋7天。然后塑料杯改為半開2天,此后將塑料杯全部移走。移栽后15-20天幼苗即可適應外界環境,選擇健康健壯的幼苗移栽至大花盆土中,按常規進行澆水、施肥管理,即完成植物組培苗的煉苗過度。(健康健壯的苗標準:移栽5-7天后,幼苗比原來長高至少1cm,有至少一片新生葉片,葉片顏色成嫩綠色)
所述步驟A的常溫水為水龍頭盛接的自來水,水溫大概20-25℃,PH值7.5左右。
所述步驟B中的營養液為Duchefa Biochemie品牌的植物培養基固體粉末,用的時候用水稀釋到1/2MS營養液使用。
所述步驟C的去除根部培養基是將組培瓶口向下傾斜45度,用鑷子夾住莖和下胚軸基部的結節上,然后將組培苗小心取出,防止傷根,或使幼小葉片和莖的斷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稷達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科稷達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7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