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電聚合物-鎂還原氧化亞硅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8610.5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61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齊美洲;郭鈺靜;許家齊;楊茂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張名列 |
| 地址: | 23001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電 聚合物 還原 氧化 負極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導電聚合物?鎂還原氧化亞硅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氧化亞硅在高溫下惰性氣體中進行燒結,得到歧化型氧化亞硅;(2)將Mg粉與歧化型氧化亞硅按一定重量比進行混合,在高溫下惰性氣體中進行燒結,冷卻后得到復合物A,使用酸對復合物進行浸泡,形成復合物B;(3)將復合物B溶于乙醇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聯劑反應,調節PH值至3?7,再加入導電聚合物單體和氧化劑進行聚合反應,制得混合溶液,最后經洗滌、抽濾及真空干燥,得到導電聚合物?鎂還原氧化亞硅負極材料。本發明工藝簡單,實用性強,有利于促進氧化亞硅負極材料的工業化生產及應用性能的提升,并可推動鎂熱還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負極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電聚合物-鎂還原氧化亞硅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商業化的動力電池負極材料主要是石墨,但是石墨的理論克容量低,無法滿足高比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要求,在高容量負極材料中,硅基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容量,其中氧化亞硅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2400 mAh/g)及相對較低的體積膨脹效應(200%),是一種新型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但是與石墨相比較而言,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效應仍是限制其應用的一個重要障礙,同時由于氧元素的存在,在首次充放電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鋰離子,從而導致其首次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電聚合物-鎂還原氧化亞硅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以克服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導電聚合物-鎂還原氧化亞硅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氧化亞硅在高溫下惰性氣體中進行燒結,得到歧化型氧化亞硅;
(2)將Mg粉與步驟(1)中的歧化型氧化亞硅按一定重量比進行混合,在高溫下惰性氣體中進行燒結,冷卻后得到復合物A,使用酸對復合物A進行浸泡,形成復合物B;
(3)將復合物B溶于乙醇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聯劑反應,調節PH值至3-7,再加入導電聚合物單體和氧化劑進行聚合反應,制得混合溶液,最后經洗滌、抽濾及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導電聚合物-鎂還原氧化亞硅負極材料。
進一步地,步驟(1)中,燒結條件為:惰性氣體采用氮氣、氦氣或氬氣中的一種,燒結過程為:按5-10℃/min升溫至900-1000℃,保溫5-20h,再自然冷卻至室溫。
進一步地,步驟(2)中,燒結條件為:惰性氣體采用氦氣或氬氣,燒結過程為:按2-10℃/min升溫至660-750℃,保溫3-15h,再自然冷卻至室溫。
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Mg粉與歧化型氧化亞硅的重量比為0.04-0.25。
進一步地,步驟(2)中,浸泡所用酸為鹽酸或硝酸,浸泡時間為1-20h。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導電聚合物單體為吡咯或噻吩,所述氧化劑為過氧化氫和三氯化鐵中的一種或兩種。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氧化劑與導電聚合物單體的重量比為0.005-0.015。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硅烷偶聯劑與所述復合物B的重量比為0.005-0.01。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聚合反應的反應溫度為80-95℃、反應時間為10-20h。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硅烷偶聯劑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兩種。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6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