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髓腔入路開髓導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8599.2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7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定明;高羽軒;汪鎏;傅裕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C5/40 | 分類號: | A61C5/40;A61C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髓腔入路開髓 導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髓腔入路開髓導板,包括其上設置有牙型腔的導板本體,所述導板本體上還設置有定位孔洞,所述定位孔洞作為磨牙上牙齒髓室和根管口開髓孔洞的引導孔,還包括設置在導板本體上的檔沿,所述檔沿位于導板本體遠離牙型腔的一側上,且檔沿沿著定位孔洞邊緣延伸。本導板的結構設計利于實現精確開髓、微創開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牙齒髓腔入路孔開設工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髓腔入路開髓導板。
背景技術
口腔根管治療中,髓腔入路開設是對牙齒操作程序的第一步,良好的髓腔入路設計和開設質量均對口腔根管治療和牙齒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髓腔入路也被稱之為髓腔進入,是指由牙冠外部進行開孔以進入髓室或髓腔,又稱開髓,要求開孔能夠直接到達根管口。恰當的開髓洞形既要有利于建立器械進入根管的直線通路,又要最大限度的保留牙體組織,以保證固位和抗力,在以往,這對開髓醫生的技術和經驗有很大依賴性。
由于牙齒之間的個體差異,口腔醫生在不借助輔助裝置的情況下制備出與髓腔和根管形態精確匹配的開髓洞形是非常困難的。為此,尋找相應的輔助裝置和方法,以使得其在開髓洞上被運用是必要的。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掃描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現有技術中,如:通過錐形束投照計算機重組斷層影像CBCT掃描,獲取目標牙齒的髓室及根管上段的三維數據、牙冠表面的三維數據,利用計算機成像,結合經驗確定最佳的髓腔進入方向或者由計算機自動計算最佳的髓腔進入方向;同時,獲得牙齒的其他相應數據:牙冠表面數據,近、遠中以牙冠面和頰舌面的近中邊緣線、遠中邊緣線等數據,而后結合如3D打印技術,為患者制作出包括引導筒或引導孔的導板(又稱基底板)。將導板安裝于患者的口腔中后,在導板的指引下,人工完成相應的開髓洞操作。采用以上技術手段完成開髓洞操作,相較于之前,可有效提高髓腔入路開設的精確性。
對髓腔入路開髓技術做進一步優化,以推動口腔醫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進行科研的重要方向。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提出的對髓腔入路開髓技術做進一步優化,以推動口腔醫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進行科研的重要方向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髓腔入路開髓導板。本導板的結構設計利于實現精確開髓、微創開髓。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髓腔入路開髓導板通過以下技術要點來解決問題:一種髓腔入路開髓導板,包括其上設置有牙型腔的導板本體,所述導板本體上還設置有定位孔洞,所述定位孔洞作為磨牙上牙齒髓室和根管口開髓孔洞的引導孔,還包括設置在導板本體上的檔沿,所述檔沿位于導板本體遠離牙型腔的一側上,且檔沿沿著定位孔洞邊緣延伸。
本方案提供的導板中,導板本體作為座體安裝于患者的口腔中作為基底板,以上牙型腔即為用于導板本體上用于容納牙齒的個性化腔體?,F有技術中,為方便形成牙髓腔室和根管口的開髓孔洞邊界形成,出現了在導板本體上設置定位孔洞的方案,但現有技術中的定位孔洞僅作為髓腔入路開髓的參考,對所形成開髓孔洞的邊界并沒有直接的引導作用。
本方案中,通過設置為還包括檔沿,且檔沿沿著定位孔洞邊緣延伸,這樣,當導板本體安裝于患者的口腔中后,所述檔沿為相對于導板本體凸出的擋板,在具體運用時,通過用于實現髓腔入路開髓的車針的側面與檔沿靠近定位孔洞的一側接觸,即可達到直接約束車針運動軌跡,以如根據具體的計算機的髓腔入路開髓位置計算結果,精確髓腔入路開髓孔洞的位置,達到實現精確開髓、微創開髓的目的。
作為優選,設置為檔沿靠近定位孔洞的一側與定位孔洞的孔壁相接,定位孔洞的孔深方向為豎直方向,檔沿與定位孔洞孔壁相接的一側的側面也為豎直面。根據具體的車針形式,可為:針對切削部直徑與連接端直徑相等的車針,檔沿圍成的空間與定位孔洞的空間一致;針對切削部直徑小于連接端直徑的車針,檔沿圍成的空間大于定位孔洞的空間,即檔沿位于定位孔洞的外側,檔沿與定位孔洞的邊緣距離為車針連接端半徑與切削部半徑的差值。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5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