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8534.8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15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莉;辛敏強;王正磊;郭東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錦湖日麗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27/1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單蘊倩;資凱亮 |
| 地址: | 528518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ti 低溫 阻燃 pc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算,包括以下組分:PC樹脂44~66%、含硅PC樹脂20~30%、磷系阻燃劑5~8%、高CTI添加劑8~15%、抗氧劑0.1~1%、潤滑劑0.1~1%和抗滴落劑0.2~1%;其中,所述高CTI添加劑為低分子量的PTFE,所述抗滴落劑為高分子量的PTFE。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阻燃性能達到UL94的1.6mmV?0級,CTI提高到500V,同時低溫韌性使其能夠滿足低溫環境的使用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阻燃聚碳酸酯(PC)是一種綜合性能優異的阻燃材料,滿足國家要求的防火等級,目前已廣泛用于室內電器等領域,如監控外殼,液晶顯示器,家用電器等產品。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對材料有了新的要求,國家標準對充電用材料的物性性能,耐候性能,加工性能和電氣性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外飾材料首先要滿足環境要求,因此對材料的低溫性能有了較高的要求,普通的阻燃PC材料在低溫下滿足不了需求。其次,家用電器,充電樁,電子連接器等要求材料要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從而滿足安全使用的要求,而普通的阻燃PC材料CTI為175V,其絕緣性能已滿足不了現在行業對材料的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阻燃性能達到UL94的1.6mmV-0級,CTI提高到500V,同時低溫韌性使其能夠滿足低溫環境的使用需求,IZOD缺口沖擊1/8在-40℃下符合400J/m。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的制備方法,使用該方法制備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方法簡單,生產穩定,材料具有較高的CTI,且具有低溫超韌阻燃的特點,能夠在電子電器等領域中應用。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算,包括以下組分:
其中,所述高CTI添加劑為低分子量的PTFE,所述抗滴落劑為高分子量的PTFE。
優選的,所述高CTI添加劑為中等粒徑的PTFE,所述高CTI添加劑的相對分子量為80000~150000g/mol,粒徑為5~10μm。
優選的,所述抗滴落劑的相對分子量為2500000~4000000g/mol。
優選的,所述PC樹脂為雙酚A型聚碳酸酯,所述PC樹脂的相對分子量為20000~28000g/mol。
優選的,所述含硅PC樹脂為硅氧烷PC樹脂,所述含硅PC樹脂中硅的質量含量為15~25%。
優選的,所述磷系阻燃劑中磷的質量含量為10~25%。
優選的,所述抗氧劑為主抗氧劑和輔抗氧劑的混合物,所述主抗氧劑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酯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所述輔抗氧劑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雙(2,4-二叔丁基)季四醇二亞磷酸酯和季戊四醇雙亞磷酸酯二(十八醇)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優選的,所述潤滑劑為硅烷聚合物、脂肪酸鹽、脂肪酸酰胺、硬脂酸、硬脂酸丁酯、油酰胺、乙撐雙硬脂酰胺和聚烯烴蠟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的一種高CTI、低溫超韌阻燃PC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錦湖日麗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錦湖日麗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5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