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態磚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8087.6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70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福來;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三鏈生態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22 | 分類號: | C04B35/622;C04B3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靜潔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磚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份數:淤泥10?50%,沸石5?25%,造孔劑0.1?5%,水15?25%,其余為其他固體組分,其具體使用步驟如下:S1:原料混合;S2:真空練泥;S3:干燥;S4:焙燒,以淤泥類固體廢棄物為原料,可以對大量的固體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在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時顯著減少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具有顯著經濟和社會價值;通過淤泥、造孔劑、沸石類的綜合利用,使磚體具有多級孔道結構,具備優良的透水和過濾污染物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磚及其制備方法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生態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磚是一類建筑和地面基礎材料,其應用場景廣泛,使用量巨大,對制備成本較為敏感。傳統黏土磚制作過程需要使用大量黏土等寶貴自然資源,原料成本高,環境破壞大,已經逐步淘汰。通過技術的革新,拓展原料來源范圍,減少環境影響,降低原料成本成為制磚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
淤泥廣泛產生和積累于人工和天然水道。淤泥積累容易產生異味,污染水體,抬高河床,影響航運,甚至造成水災隱患。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需要經常對河道進行疏浚清淤,從而導致大量淤泥成為函待處理的固體污染物。一般地,淤泥不僅含有無機物,還含有一部分有機組分,成分復雜且含水量高,處理難度大,成本高。利用淤泥的物理化學性質,實現其資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沸石是一種具有多孔結構的固體材料,來源于天然礦物或通過人工合成,可以作為催化劑、干燥劑或吸附劑等。以淤泥和沸石為關鍵原料,進行生態磚的合成,可以利用淤泥焙燒時有機物氣化產生的氣體制造大量孔道,同時這些孔道與沸石的微孔形成不同孔徑多級孔道的組合,既可以使成品磚具有透水透氣的作用,又可以通過微孔進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吸附和轉化,在降低制磚成本的同時,使成品磚具有顯著的生態功能。
發明內容
為了避免和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生態磚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生態磚,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份數:淤泥10-50%,沸石5-25%,造孔劑0.1-5%,水15-25%,其余為其他固體組分。
所述的其他固體組分包括鋼渣、粉煤灰、煤矸石、黏土、石墨尾礦、廢玻璃、砂子類固體廢棄物或天然材料。
所述的造孔劑為淀粉。
所述的沸石與其他固體組分的粒徑為0.01-0.9mm。
一種生態磚的制備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S1:原料混合;
S2:真空練泥;
S3:干燥;
S4:焙燒。
所述的步驟S3中的干燥溫度為95-110℃,干燥時間為4-24h。
所述的步驟S4中的焙燒溫度為1000-1200℃,焙燒溫度為4-24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淤泥類固體廢棄物為原料,可以對大量的固體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在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時顯著減少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具有顯著經濟和社會價值;通過淤泥、造孔劑、沸石類的綜合利用,使磚體具有多級孔道結構,具備優良的透水和過濾污染物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一:
一種生態磚,包括以下組分及其重量份數:淤泥10kg,沸石5kg,造孔劑1kg,鋼渣84kg,水15kg,混合后作為制磚原料。
所述的造孔劑為淀粉。
所述的沸石的平均粒徑為0.1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三鏈生態環保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三鏈生態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0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彈性細水管內壁污垢清潔設備
- 下一篇:一種智能型集裝箱式全自動自裝卸掛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