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露天礦排土場壓實土壤的改良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8045.2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51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畢銀麗;宋子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西安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G22/00;A01G22/40;A01G18/10;E21C4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山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1 | 代理人: | 宋少華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露天礦 排土場壓實 土壤 改良 方法 | ||
1.一種露天礦排土場壓實土壤的改良方法,利用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無芒雀麥、冰草、高羊茅、羊草和豆科植物黃花苜蓿、扁蓿豆作為建群植物按比例混合與叢枝菌根真菌協同作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禾本科植物無芒雀麥、冰草、高羊茅、羊草的種子以粒數比1:1:1:1混合,相當于無芒雀麥0.8-1g/m2、冰草0.4-0.5g/m2、高羊茅0.5-0.6g/m2、羊草0.6-0.7g/m2,均勻混合后作為(a)種子;
將豆科植物黃花苜蓿、扁蓿豆的種子以粒數比1:1混合,相當于黃花苜蓿1.7-1.8g/m2、扁蓿豆1.8-1.9g/m2,均勻混合后作為(b)種子;
(2)將上述的(a)種子與(b)種子以粒數比1:1混合,即(a)種子2.3-2.8g/m2,(b)種子3.5-3.7g/m2,作為(a)+(b)種子;
(3)將上述的(a)+(b)種子與等質量的叢枝菌根真菌菌劑混合拌勻,所述叢枝菌根真菌菌劑的孢子密度為126-150個/g菌劑;作為播散劑;
(4)將露天礦排土場壓實土壤開溝進行一次大水灌溉,使20cm深的土層含水達到飽和;
(5)按照播撒量(a)+(b)種子為5.8-6.5g/m2將上述播散劑條播于排土場壓實土壤區域;條播之后植物依靠自然降水生長;
所述露天礦排土場壓實土壤的緊實度為2000-2800kPa;
所述露天礦排土場壓實土壤的質地為:粒徑為2~0.05mm砂粒重量含量2%、粒徑為0.05~0.002mm粉粒重量含量10%、粒徑小于0.002mm的黏粒重量含量88%,是典型的重壤土;
所述叢枝菌根真菌為透光球囊霉Glomusdiaphanu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叢枝菌根真菌為透光球囊霉Glomusdiaphanum(BGC SC01B),其在中國叢枝菌根真菌種質資源庫的編號為BGC SC01B。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群植物與叢枝菌根真菌協同作用能顯著降低土壤緊實度;土壤緊實度在0-20cm,單獨種草比未種植區降低38%,建群植物與叢枝菌根真菌協同區比未種植區降低186.8%,叢枝菌根真菌貢獻率為107.9%;土壤緊實度在20cm-40cm,單獨種草比未種植區降低了37.5%,建群植物與叢枝菌根真菌協同區比未種植區降低了74.8%,叢枝菌根真菌貢獻率為27.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天礦排土場壓實土壤的性質為:pH為7-8、電導率為200-250μs/cm、最大持水量為30%-38%、有機碳為15-20g/kg、堿解氮為100-150mg/kg、有效磷為10-15mg/kg、速效鉀90-100mg/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西安科技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西安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804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壓舉升機
- 下一篇:一種養魚集裝箱用導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