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7310.5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6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司喬瑞;廖敏泉;王彪彪;袁建平;袁壽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江蘇大學鎮江流體工程裝備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5B25/00 | 分類號: | F25B25/00;F25B49/02;F01K27/00;F01K25/10;F01D15/10;F01D1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量 回收 兩相 循環 冷卻系統 | ||
1.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縮機(1)、氣體流量控制器(2)、氣液混合器(3)、霧化泵(4)、冷卻區(5)、管翅式換熱器(7)、膨脹機(8)、第二壓縮機(9)、發電機(10)、氣液分離器(12)、空氣泵(13)和液體輸送泵(14),第一壓縮機(1)出口通過氣體流量控制器(2)和氣液混合器(3)的進氣管相連,氣液混合器(3)通過氣液混合管路與霧化泵(4)的進口相連,霧化泵(4)的出口通過氣液混合管路與冷卻區(5)的進口相連,冷卻區(5)的出口通過氣汽混合管路與管翅式換熱器(7)的進口相連,管翅式換熱器(7)的工質出口與膨脹機(8)的進口相連,管翅式換熱器(7)的工質進口與膨脹機(8)的出口相連,膨脹機(8)的出口管道與膨脹機(8)同軸安裝有第二壓縮機(9),膨脹機(8)與發電機(10)同軸相連,管翅式換熱器(7)的出口通過管路與氣液分離器(12)進口相連,氣液分離器(12)出口分為氣體出口和液體出口,氣體出口與空氣泵(13)進口相連,液體出口通過液體管路與液體輸送泵(14)進口相連,液體輸送泵(14)出口通過液體管路與氣液混合器(3)的液體進口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10)與蓄電池(11)電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區(5)處設置有溫度傳感器(6),所述溫度傳感器(6)與控制器(15)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器(15)的輸出端分別與氣體流量控制器(2)、霧化泵(4)和液體輸送泵(14)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液混合器(3)上對稱設置有若干根進氣管(16),每根所述進氣管(16)沿流體流動方向與氣液混合器(3)的軸心線在同一平面,且與軸心線的夾角為70°,每根所述進氣管(16)伸入到氣液混合器(3)內部的長度為氣液混合器(3)內部管徑的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泵(4)的葉輪為碟片式葉輪(17),碟片式葉輪(17)的內部有六個碟片,每片碟片的表面為凹凸不平的的魚鱗狀,碟片式葉輪(17)的出口無葉區表面設有微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區(5)內部上方設有兩塊隔板(18),所述冷卻區(5)內部下方三塊隔板(18),且所述冷卻區(5)的進出口都在冷卻區的下方,冷卻水為去離子水,可直接與冷卻區部件直接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翅式換熱器(7)內部為U型換熱管(19),并且U型換熱管(19)外表面設置有不連續的肋片(20),肋片(20)通過U型換熱管(19)中心線呈180°布置,U型換熱管(19)內部的工質為氟利昂。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能量回收氣液兩相循環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根據冷卻需求,將溫度傳感器(6)采集的數據傳遞給控制器(15)來計算氣液比,氣液體積比為控制器(15)再分別發送指令給氣體流量控制器(2)和液體輸送泵(14),通過調節液體輸送泵(14)的轉速和氣體流量控制器(2)來改變含氣率,氣液混合物的流量為氣液混合物的流量通過控制器(15)發送指令給霧化泵(4)改變轉速獲得。;其中,A為冷卻區的散熱面積,Vl為液體體積,Vg為氣體體積,ρg為氣體密度,ρl為液體密度,n1為液體輸送泵額定轉速,n2為需要改變的液體輸送泵轉速,C為氣液混合物的比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江蘇大學鎮江流體工程裝備技術研究院,未經江蘇大學;江蘇大學鎮江流體工程裝備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731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文本處理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干衣功能的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