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底涂材料、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及汽車玻璃托架和粘接組合材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6838.0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82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龍;陶小樂;方康峻;應天祥;孫輝;何永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75/04 | 分類號: | C09D175/04;C09D7/61;C08G18/76;C09J175/04;C09J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材料 制備 方法 應用 以及 汽車玻璃 托架 組合 | ||
1.一種底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以丙烯酸樹脂和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為主要原料;
其中,所述丙烯酸樹脂的分子量為25000-200000g/mol;所述丙烯酸樹脂的羥基值為0-10mgKOH/g;
所述丙烯酸樹脂和所述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的質量比為1:0.6-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樹脂和所述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的質量比為1:1.2-1.5;
優選地,所述底涂材料還包括催化劑;所述丙烯酸樹脂和所述催化劑與的質量比為1:0.005-0.014,更優選為1:0.006-0.008;
優選地,所述催化劑選自有機鉍催化劑、有機錫催化劑、鈦酸酯催化劑和胺催化劑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胺催化劑選自N,N-二甲基環己胺、雙(2-二甲氨基乙基)醚、N,N,N',N'-四甲基亞烷基二胺、三乙胺、N,N-二甲基芐胺、雙(2,2-嗎啉乙基)醚和三亞乙基二胺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有機鉍催化劑選自新癸酸鉍、月桂酸鉍、異辛酸鉍和環烷酸鉍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有機錫催化劑選自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酯、二(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錫和二醋酸二丁基錫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鈦酸酯催化劑選自鈦酸異丙酯、鈦酸四異丁酯和鈦酸正丁酯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優選地,所述底涂材料還包括有機溶劑,所述有機溶劑與所述丙烯酸樹脂的質量比為7-12:1;更優選為7-9:1;
更優選地,所述有機溶劑包括第一溶劑和第二溶劑,所述第一溶劑的用量占總溶劑質量的50%-100%,所述第二溶劑的用量占總溶劑質量的0-30%;其中,所述第一溶劑選自甲苯、二甲苯和丁酮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溶劑選自乙酸乙酯、乙酸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底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為聚合MDI;優選地,所述聚合MDI選自PM100、PM130、PM200、PM300和PM400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底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還包括炭黑;
優選地,所述丙烯酸樹脂與所述炭黑的質量比為1:0.35-1;更優選為1:0.5-0.9;
優選地,所述炭黑為酸性炭黑;更優選地,所述酸性炭黑的比表面積大于40m2/g;更優選地,所述酸性炭黑的平均原生粒徑小于100nm;更優選地,所述酸性炭黑的pH值為2-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底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還包括除水劑;
優選地,所述丙烯酸樹脂與所述除水劑的質量比為1:0.04-0.14;更優選為1:0.045-0.055;
優選地,所述除水劑選自分子篩、氧化鈣、原甲酸三乙酯和對甲苯磺酰異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6.一種底涂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應用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底涂材料的原料制備而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涂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將有機溶劑混合均勻后再與炭黑和除水劑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然后將所述第一混合物與所述丙烯酸樹脂和所述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再將所述第二混合物和催化劑混合;
優選地,所述有機溶劑的混合溫度為20-60℃,且在氮氣保護下進行混合;
優選地,所述第一混合物是將所述有機溶劑、所述炭黑和所述除水劑在20-60℃的溫度條件下攪拌10-180min;
優選地,所述第二混合物是將所述第一混合物與所述丙烯酸樹脂和所述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在20-60℃的溫度條件下混合后再研磨1-3h。
8.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底涂材料或權利要求6-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底涂材料在汽車側窗玻璃托架與玻璃粘接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68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