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疊合樓板構造件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6683.0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8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柳榮芳;尹萬云;金仁才;胡為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5/17 | 分類號: | E04B5/17;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智則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陳剛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疊合 樓板 構造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疊合樓板構造件及施工方法,包括預制混凝土基體,所述預制混凝土基體的右端面固定連接有錨固筋,所述錨固筋的一端延伸至預制混凝土基體的內部,所述錨固筋的另一端延伸至預制混凝土基體的外部,所述預制混凝土基體的左端面的中部固定設置有預留槽,所述預留槽內固定設置有連接筋,所述連接筋上表面和錨固筋下表面到預制混凝土基體底面的高度相等。通過將預埋在預制混凝土基體內的錨固筋與連接筋進行固定連接,澆入現澆混凝土后提高了樓板的整體性和強度質量。澆入現澆混凝土后,現澆混凝土層形成凸型結構,較傳統結構相比,增大了接觸面積,現澆混凝土層嵌入預留槽內提高了抗剪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為建筑疊合樓板構件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歷程中,裝配式結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疊合樓板是裝配式結構中應用最多的技術。疊合樓板是預制混凝土板和現澆混凝土相結合的一種較好結構形式。預制樓板構件與上部現澆混凝土層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施工時預制樓板構件下面支撐有臨時組件,同時可用做上部現澆混凝土的底模。
預制構件之間的板縫成為施工中的關鍵環節,施工板縫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了結構整體性效果,影響結構的承載能力,且影響到下道抹灰工序的施工。安裝標準規范現有預制樓板構件均只可做到50~80mm厚,用大量的現澆層保證混凝土樓板的整體性和強度質量。而且大量的現澆層混凝土需要時間進行凝固才能達到強度,所以拆模等待時間比較長。然后才能再對板縫處的浮漿進行清除、表面進行剔鑿打磨等處理,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預制樓板構件之間只能通過大量的現澆層以保證混凝土樓板的整體性和強度質量而存在施工周期長、整體性和強度質量差等問題,而提出一種疊合樓板構造件及安裝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疊合樓板構造件,包括預制混凝土基體,所述預制混凝土基體的右端面固定連接有錨固筋,所述錨固筋的一端延伸至預制混凝土基體的內部,所述錨固筋的另一端延伸至預制混凝土基體的外部,所述預制混凝土基體的左端面的中部固定設置有預留槽,所述預留槽內固定設置有連接筋,所述連接筋上表面和錨固筋下表面到預制混凝土基體底面的高度相等。
優選的,所述預留槽的截面為開口狀。
優選的,預留槽的截面為開口狀的矩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錨固筋位于預制混凝土基體外部的一端固定設置有彎鉤。
優選的,彎鉤中腔的高度與連接筋的高度適配。
優選的,所述連接筋的兩端均延伸至預制混凝土基體內部。
優選的,所述連接筋環形設置于預留槽內。
優選的,所述錨固筋間隔設置。
一種疊合樓板構造件的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S1、將第二樓板構造件吊裝到位,使第二樓板構造件的底面位于整個樓板設計底面的平面上;
S2、將第一樓板構造件吊裝到接近第二樓板構造件的高度,并在前后方向進行限制;
S3、在水平面上將第一樓板構造件橫向移動以靠近第二樓板構造件,使第一樓板構造件上的錨固筋插入第二樓板構造件的預留槽中,至第一樓板構造件上錨固筋的彎鉤超過第二樓板構造件的連接筋;
S4、將第一樓板構造件緩緩落下,將第一樓板構造件錨固筋的彎鉤勾住第二樓板構造件的連接筋;
S5、調整第一樓板構造件底面的標高至與第二樓板構造件的底面標高相等,第一樓板構造件與第二樓板構造件之間形成構造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66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油墨沖淡劑
- 下一篇: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及安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