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及其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6432.2 | 申請日: | 2020-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73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常晨曦;蔣啟誠;劉鵬飛;陳建龍;湯景祥;羅良龍;唐福珍;李舜;李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14 | 分類號: | E02D27/14;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塑狀 淤泥 條件下 基礎 墊層 施工 方法 及其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于待施工的區域打設樁基,并開挖樁基周圍的土體以形成基坑并露出部分樁基;于樁基的底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承臺墊層;以及待承臺墊層達到設定強度后,于承臺墊層上待施工承臺的區域周圍支設模板,于模板的外側澆筑形成底板墊層,從而于底板墊層對應樁基的位置形成供施工承臺的施工空間。本發明有效地解決了在流塑狀淤泥土體上施工困難的問題,通過施工形成底板墊層后再施工承臺,以加快施工速度,防止土體坍塌,也能夠加強基礎墊層的整體強度,保證后續施工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指一種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及其結構。
背景技術
墊層是鋼筋混凝土基礎與地基土的中間層,作用是使土體的表面平整以便于在上面綁扎鋼筋,也起到保護基礎的作用,一般的施工方法是利用素混凝土澆筑形成承臺墊層后,施工樁基頂部的承臺,進而澆筑形成底板墊層以及底板,然而在實際施工中,土體可能為流塑狀淤泥土體,這種土體承載力低、含水率高、敏感度高,若使用這種方法,施工時間長不利于土體的穩定,因此在這種土體上施工較為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及其結構,解決了在流塑狀淤泥土體上施工困難的問題,通過施工形成底板墊層后再施工承臺,以加快施工速度,防止土體坍塌,也能夠加強基礎墊層的整體強度,保證后續施工質量。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于待施工的區域打設樁基,并開挖樁基周圍的土體以形成基坑并露出部分樁基;
于基坑的底部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承臺墊層;以及
待承臺墊層達到設定強度后,于承臺墊層上待施工承臺的區域周圍支設模板,于模板的外側澆筑形成底板墊層,從而于底板墊層對應樁基的位置形成供施工承臺的施工空間。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通過澆筑承臺墊層后,利用模板圍護住待施工承臺的區域,并澆筑底板墊層,此時底板墊層和承臺墊層均施工完成,對土體具有維穩的作用,再對應施工承臺和底板能夠有效防止土體坍塌,解決了在流塑狀淤泥土體上施工困難的問題,通過施工形成底板墊層后再施工承臺,以加快施工速度,防止土體坍塌,也能夠加強基礎墊層的整體強度,保證后續施工質量。
本發明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支設模板時,還包括:
于承臺墊層上確定待施工的承臺的位置,沿著待施工的承臺的邊緣支設模板。
本發明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該模板的頂部標高高于基坑的頂面標高;
于模板外側的承臺墊層和基坑外的地面上澆筑混凝土以形成底板墊層。
本發明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該基坑通過放坡開挖的方式開挖形成。
本發明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承臺墊層和底板墊層均由泡沫混凝土澆筑而成。
本發明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形成承臺墊層后,還包括:
對承臺墊層灑水養護,6小時后于承臺墊層上支設模板。
本發明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形成底板墊層后,還包括:
對底板墊層灑水養護,達到設定強度后拆除模板。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流塑狀淤泥土條件下基礎墊層的結構,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64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