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26061.8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98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羅專溪;王麗媛;顏昌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M1/32 | 分類號: | C12M1/32;C12M1/12;C12Q1/24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曉芬 |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獲取 水環境 塑料 附著 微生物 取樣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袋(1)、設置在套袋(1)內部的若干取樣管(2)和套設在套袋(1)外部的保護罩(3);所述套袋(1)為一端開口的長方體網布,所述套袋(1)包括彈性件(11),所述彈性件(11)包括穿設在開口處邊沿的收緊繩A(111)和分別穿設在套袋(1)兩側長邊內的收緊繩B(112),所述收緊繩B(112)內設置有不銹鋼絲(113);
所述取樣管(2)包括石英砂的玻璃管(21)和濾膜(22),所述玻璃管(21)兩端管口通過濾膜(22)包覆并通過橡皮筋(23)捆扎固定;所述玻璃管(21)兩端的濾膜(22)之間纏繞包覆設置有封口膜(24);所述保護罩(3)包括第一護體(31)和第二護體(32),所述第一護體(31)和第二護體(32)的側壁均為網狀結構;所述第二護體(32)的下端邊緣與第一護體(31)的上端邊緣通過線縫合固定;所述第一護體(31)的側壁上豎直設置有拉鏈(3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膜(22)為孔徑不超過5 μm的玻璃纖維濾膜。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袋(1)由尼龍材料制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護體(31)為頂端開口的圓筒狀結構,所述第二護體(32)為上窄下寬的圓錐狀結構;所述第一護體(31)底部設置有十字狀加固織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罩(3)由聚酯纖維材料制成。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種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保護罩(3)第二護體(32)頂端的用以將整個取樣裝置從水中拉出的連接繩(4);所述連接繩(4)末端設置有可調節的卡扣(41)。
7.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取樣裝置進行取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A1、選取一定量的微塑料,放入取樣管(2)中,做好標記;然后將
取樣管(2)放入套袋(1),并拉緊收緊繩;再通過保護罩(3)上的拉鏈(311)將裝有取樣管(2)的套袋(1)放入其中;
A2、將經過步驟A1處理的取樣裝置通過連接繩(4)的一端連接,放入選定的水環境中,然后將連接繩(4)的另一端利用其末端的卡扣(41)固定在水環境周邊的樹木或者固定的參照物上,試驗周期結束后取出;
A3、將取樣裝置中的取樣管(2)取出,并用無菌水沖凈取樣管(2)外表面;
A4、拆開取樣管(2),將其中的內容物用已滅菌的500目紗絹進行過濾,同時用超純水將玻璃管(21)內壁的粘附物進行沖洗并過濾,合并沉淀物,即得到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的微生物樣品。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獲取水環境中微塑料附著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4得到的微生物樣品置于冷凍條件下保存,待測序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606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代碼混淆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添加在飼料中木聚糖酶的測定方法





